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如何科学地认定犯罪事实?——《犯罪重建》译序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美国学者威廉·奇泽姆和布伦特·特维编著的《犯罪重建》一书,是美国犯罪重建领域的一部代表性著作,该书已于2010年6月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翻译出版。以下结合我国刑事司法理论与实践,谈谈翻译该著作获得的几点启示。
作者
郝宏奎
刘静坤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最高人民法院三庭
出处
《犯罪研究》
2013年第5期37-46,共10页
Chinese Criminology Review
关键词
犯罪
代表性著作
科学
美国学者
翻译出版
大学出版社
理论与实践
人民公安
分类号
D918-5 [政治法律—法学]
D917-5 [政治法律—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03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103
1
李训虎.
刑事司法人工智能的包容性规制[J]
.中国社会科学,2021(2):42-62.
被引量:105
2
胡铭,宋灵珊.
“人工+智能”:司法智能化改革的基本逻辑[J]
.浙江学刊,2021(2):12-23.
被引量:29
3
刘东亮,闫玥蓉.
大数据分析中的相关性和因果关系[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3,31(2):23-41.
被引量:10
4
李学军.
新证据概念视角下杭州来某某失踪案侦查推进的理论阐释[J]
.法学家,2022(3):132-145.
被引量:5
5
王燃.
大数据证明的机理及可靠性探究[J]
.法学家,2022(3):57-71.
被引量:25
6
汪海燕.
大数据侦查的哲学思考[J]
.公安学研究,2019,2(5):29-49.
被引量:12
7
邓立军.
犯罪现场重建的价值分析及其局限性[J]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7(1):108-114.
被引量:4
8
张引,陈敏,廖小飞.
大数据应用的现状与展望[J]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3,50(S2):216-233.
被引量:377
9
何家弘.
中国刑事证据规则体系之构想[J]
.法学家,2001(6):32-37.
被引量:13
10
М.А.科瓦廖夫,Л.Т.乌里扬诺娃,黄道秀.
俄罗斯联邦新刑事诉讼法典中的证据法问题[J]
.中国法学,2002(5):158-161.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6
1
刘自超,翟金良,常汝.
系统论视域下实物证据收集与审查判断方法研究[J]
.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27(4):44-47.
2
贾治辉,薛楠.
犯罪轨迹重建理论研究[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4(5):118-130.
被引量:7
3
韩易浦.
现场重建理论在刑事技术教学中应用之探析[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9,18(4):81-84.
4
冯俊伟.
刑事证据“生命流程”的理论阐释[J]
.中国法学,2023(1):263-282.
被引量:16
5
付琳,王俊.
基于大数据的刑事案件事实认定的多维思考[J]
.证据科学,2024,32(2):229-242.
6
付超.
我国犯罪现场重建必要性探微[J]
.职工法律天地(下),2016,0(1):218-219.
二级引证文献
22
1
冯俊伟.
机器生成的电子数据之可采性[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4(3):60-76.
被引量:1
2
张泽涛.
行政认定在刑事诉讼中的证据种类归属及其审查配套机制——以证监部门的认定为研究对象[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4(3):3-20.
3
戴一帆.
地域性盗窃案件中反侦查行为研究[J]
.法制与经济,2020(10):117-119.
4
李娟,杨帆.
论结构主义视角下犯罪现场的重建与再现[J]
.山西警察学院学报,2020,28(3):105-110.
被引量:1
5
王俊,付琳.
对公安大数据系统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智能预警研究[J]
.贵州警察学院学报,2023,35(1):93-101.
被引量:8
6
付琳.
侦查反思之认识论与价值论的融贯[J]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23(2):52-63.
被引量:1
7
李汀.
刑事侦查中个人信息保护的目的限制原则:欧盟经验与中国路径[J]
.时代法学,2023,21(3):70-81.
被引量:1
8
王枫梧.
命案积案证据的分布样态与预审路径[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23,35(1):82-90.
被引量:2
9
涂舜,罗宇昂.
检察机关技术性证据审查困境及优化路径——基于741份裁判文书的实证研究[J]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2023(4):108-120.
被引量:2
10
舒鑫.
论电子数据调取的警企协同模式[J]
.政法学刊,2023,40(4):26-36.
被引量:2
1
约翰·桑顿,唐纳·吉梅尔,刘静坤(译).
微量物证与犯罪重建[J]
.人民公安,2009(22):54-57.
2
张广宇,付有志.
试论犯罪心理画像的基础[J]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7,29(1):35-40.
3
陈亚军.
关于犯罪重建的基础理论的思考[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4(5):251-252.
被引量:1
4
陈亚军.
犯罪重建步骤的初步构建[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4(3Z):104-105.
5
郭杰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孕育、形成和发展———学习《江泽民文选》的体会[J]
.江西社会科学,2006,26(9):7-12.
6
学者风采[J]
.江淮论坛,2011(6).
7
于涣茹.
试论《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的当代价值[J]
.山东工会论坛,2016,22(4):103-105.
8
Eoghan Casey,刘静坤(译).
数码证据与犯罪重建[J]
.人民公安,2008(24):48-51.
9
刘静坤.
如何使用现场血迹开展犯罪重建?[J]
.人民公安,2009(21):54-56.
10
群众工作的法宝[J]
.派出所工作,2016(2):94-95.
犯罪研究
2013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