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刑事上诉功能之反思——从和谐社会的视角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刑事上诉程序作为救济性程序,是司法机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司法保障的重要环节。然而,从刑事诉讼立法与实践来看,我国刑事上诉程序并不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这是因为,我国刑事上诉程序在功能上仍然存在明显缺陷,既难以满足公平正义的需要,也无法充分发挥权利救济、吸纳当事人不满以及保障法律统一实施等方面的应有功能。
作者
王超
机构地区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出处
《理论视野》
CSSCI
2013年第11期48-51,共4页
Theoretical Horizon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刑事上诉程序
刑事上诉程序的功能
分类号
D9 [政治法律—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9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25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罗干.
政法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担负重大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J]
.求是,2007(3):3-10.
被引量:82
2
谭世贵.
论司法独立与媒体监督[J]
.中国法学,1999(4):12-19.
被引量:103
3
王超.刑事上诉制度的功能与构造[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9-29.
4
See Steven Shavell. the Appeals Process as A Means of Error Correction[J].J Legal Stud,1995.379.
5
王超.
虚置的程序 对刑事二审功能的实践分析[J]
.中外法学,2007,19(2):188-200.
被引量:13
6
陈卫东,李奋飞.
刑事二审“发回重审”制度之重构[J]
.法学研究,2004,26(1):115-132.
被引量:63
7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
二级参考文献
49
1
陈瑞华.
对两审终审制的反思——从刑事诉讼角度的分析[J]
.法学,1999(12):18-25.
被引量:43
2
苏力.
论法院的审判职能与行政管理[J]
.中外法学,1999,11(5):36-46.
被引量:105
3
卜思天.儒佩基奇,王铮,降华玮.
从刑事诉讼法治透视反对自证有罪原则[J]
.比较法研究,1999,13(2):261-272.
被引量:65
4
徐益初.
试论第二审程序的审理方式[J]
.法学研究,1984,6(1):53-58.
被引量:1
5
王敏远.
论违反刑事诉讼程序的程序性后果[J]
.中国法学,1994(3):96-102.
被引量:53
6
谢萍.
二审刑事案件改判、发回重审的原则和标准[J]
.人民司法,2002(5):14-15.
被引量:6
7
王申.
西方学者眼中的中国司法改革——访美国联邦上诉法院高级公职律师Alan W.Lepp先生[J]
.法学,2004(10):45-49.
被引量:3
8
陈瑞华.
未决羁押制度的理论反思[J]
.法学研究,2002,24(5):60-83.
被引量:173
9
宋世杰,彭海青.
论刑事诉讼证明中的责任区分[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2,10(1):65-73.
被引量:6
10
张会峰.
刑事诉讼法中的程序性裁判[J]
.法学,2002(4):36-41.
被引量:25
共引文献
256
1
王聪.
作为诉源治理机制的行政调解:价值重塑与路径优化[J]
.行政法学研究,2021(5):55-66.
被引量:28
2
廖永安.
关于我国统一“调解法”制定中的几个问题[J]
.商事仲裁与调解,2020(2):32-52.
被引量:8
3
王若彤.
基于刑事程序违法而发回重审的制度研究[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20,0(9):25-26.
4
涂龙科.
刑事二审的改判理由与功能检验[J]
.东方法学,2022(3):145-159.
被引量:1
5
王雅洁.
浅议我国个税存在问题及改革建议[J]
.中国市场,2006(14):90-91.
6
陈发桂.
转型期群体性骚乱问题探析[J]
.行政与法,2008(7):24-26.
被引量:1
7
欧灿辉.
民意浪潮与司法独立相关问题浅析——对许霆一案的延伸思考[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0(S2):161-164.
被引量:3
8
马学峰.
传媒监督——实现司法独立的重要途径[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2(S1):148-151.
9
陈博,刘杰明.
论对司法的新闻监督[J]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15(3):46-48.
被引量:2
10
朱立恒.
未成年被告人权益保障的理论体系论纲[J]
.理论月刊,2009(11):106-108.
1
孙淼.
刑事上诉程序诉讼目的研究[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5):117-120.
2
孙景仙,孙淼.
撤销原判、发回重审的“前因”与“后果”——以刑事诉讼为考察视角[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6):84-87.
被引量:1
3
徐明良.
我能替儿子提起刑事上诉吗?[J]
.农业知识(百姓新生活),2011(12):43-43.
4
张惠保.
刑事上诉不开庭审理案件的检察监督[J]
.人民检察,2011(15):47-47.
被引量:3
5
邱国庆.
刑事上诉案不宜采取书面审的方式[J]
.法学,1985(10):23-25.
6
王超.
中国刑事上诉程序的机构性功能及其缺陷[J]
.法学论坛,2008,23(1):71-76.
被引量:2
7
张丽.
论民事审判监督程序[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5):66-69.
8
王超.
法院功能的异化与刑事上诉制度[J]
.江海学刊,2007(2):145-149.
9
丁俊凯.
刑事上诉程序若干问题反思与研究[J]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2,22(2):61-63.
10
方泓舜.
构建刑事上诉制度的目的[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8):49-49.
被引量:1
理论视野
2013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