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四川畜牧兽医》
2000年第12期54-55,共2页
Sichuan Animal & Veterinary Sciences
同被引文献13
-
1蒋小松,万昭军,吕学斌,黄邓萍,付茂忠.四川省畜禽育种攻关战略思考[J].四川畜牧兽医,2005,32(5):8-9. 被引量:1
-
2李鹰.中国畜禽育种,敢问路在何方——合理利用本国遗传资源,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畜禽新品种[J].中国畜禽种业,2006,2(1):4-6. 被引量:6
-
3吴长波,赵薇.许尚忠:我国畜禽种业需要国际双向发展[J].中国畜禽种业,2006,2(11):4-6. 被引量:2
-
4顾云飞.赴丹麦、挪威和瑞典畜禽种业产业化考察与思考[J].中国禽业导刊,2006,23(18):36-37. 被引量:1
-
5刘丑生.美国畜禽遗传资源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牧业通讯,2008(1):33-34. 被引量:4
-
6刘丑生.国外畜禽遗传资源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牧业通讯,2008(3):22-24. 被引量:6
-
7刘丑生.丹麦畜禽遗传资源多样性的保护与利用[J].中国牧业通讯,2008(15):40-41. 被引量:4
-
8杨朝武,蒋小松,朱庆.畜禽遗传资源的经济价值评估[J].中国畜牧杂志,2008,44(21):61-64. 被引量:4
-
9谷继承.当前我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家禽,2010,32(12):5-8. 被引量:11
-
10谷继承.我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的现状和发展[J].中国牧业通讯,2010(18):2-4. 被引量:4
引证文献3
-
1王芬露,孙泽祥.国内外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状况浅析[J].宁波农业科技,2013(1):21-24. 被引量:1
-
2王芬露,孙泽祥.国内外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研究进展[J].浙江畜牧兽医,2013,38(3):12-14. 被引量:7
-
3蒋小松,张红,罗毅,兰明建,文心田,王永,李学伟,张金灵,杨朝武,杨礼.四川省畜禽种业面临的问题与发展对策研究[J].决策咨询,2013(2):48-52.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14
-
1张燕军,潘剑锋,苏蕊,刘志红,白东义,安晓萍.基于内蒙古农业大学“云畜牧创新平台”的动物遗传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5):13-17. 被引量:2
-
2李建江,李明霞,王英杰.我国畜禽遗传资源面临问题及保护策略[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4(4):25-29. 被引量:5
-
3蒋小松,张红.四川畜牧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决策咨询,2013(4):35-38.
-
4张桂香.我国畜禽遗传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的思考[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4,16(3):23-28. 被引量:5
-
5王均辉.福建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现状与建议[J].福建畜牧兽医,2015,37(5):28-30. 被引量:3
-
6李建江,宋锐,牛葕洲,林丽果.我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利用现状分析[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6(3):16-21. 被引量:22
-
7邓强,乔春华,邓晓峰,陈军.我区种畜禽发展现状及生产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新疆畜牧业,2016,31(6):4-6.
-
8王启贵,王海威,郭宗义,王高富,刘作华,印遇龙.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 推动我国畜牧种业发展[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9,34(2):174-179. 被引量:33
-
9李显刚,刘红益.黔南州种畜禽业发展情况[J].畜禽业,2020,31(9):61-62. 被引量:1
-
10张丽霞.家禽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21(15):225-227.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