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马其昶政论文的因时所驱与因时而作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马其昶作为桐城派后期的代表人物,他的古文创作已经和前期的桐城文人有很大的不同,呈现出了不同的风貌。他秉承"有所法而后能,有所变而后大"的师风,因时立言,其政论文呈现出很强的时代特色,为桐城文章的现代转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作者
顾妍妍
吴微
机构地区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不详
出处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1期114-117,共4页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关键词
马其昶
政论文
因时立言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70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7
1
陈平原.文学周边[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
2
中国各报存佚表[N].清议报,1901.
3
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A]..胡适文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4
严复.与熊纯如书札[A],/严复.严复集:3[G].北京:中华书局,1986.
5
马其昶.抱润轩文集:卷8[G].北京:[s,n.],1923刻本.
6
梁启超.《小说丛话》[J].新小说,1903,.
7
郑观应.盛世危言·日报上[A]//郑观应.郑观应集:上册[G].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8
姚鼐.刘海峰先生八十寿序[A]//姚鼐.惜抱轩诗文集[G].刘季高,标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9
梅曾亮.答朱丹木书[A]//梅曾亮.柏枧山房诗文集[G].彭国忠,胡晓明,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10
薛福成.寄龛文存序[A]∥薛福成.庸庵文外编:卷2[G].北京:[S.n.],光绪刻本.
二级参考文献
2
1
吴勤,唐善令.
冬虫夏草治疗慢性肝病的研究进展[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7,7(1):57-59.
被引量:16
2
靖大道,邱德凯,萧树东,王兴鹏,范建高.
虫草多糖对大鼠Ito细胞增殖及胶原基因表达的影响[J]
.肝脏,1999,4(4):215-216.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
70
1
张光芒.
20世纪初中国启蒙文学思潮发生论[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7(2):12-15.
被引量:3
2
李开军.
论《海上花列传》中的“苏白”[J]
.齐鲁学刊,2001(2):74-80.
被引量:4
3
李九华.
论晚清文艺期刊与小说繁荣[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5(5):43-48.
被引量:2
4
王兆阳.
论梁启超诗歌创作观念的更新[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4(4):123-126.
被引量:1
5
张杰.
鲁迅与刘师培的学术联系[J]
.鲁迅研究月刊,2000(6):56-60.
被引量:7
6
向天渊.
“新诗二次革命”论的有效性阐释[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1(2):132-136.
被引量:1
7
向天渊.
论辩:现代汉语文论话语的重要方式[J]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3(2):110-114.
8
徐振燕.
试析《绣像小说》的读者定位[J]
.明清小说研究,2001(4):157-161.
被引量:5
9
钱雯.
20世纪之初文化转向与小说范式转换[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5,26(4):67-71.
10
庄森.
胡适的文学进化论[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74-81.
被引量:14
同被引文献
10
1
孙维城.
马其昶墓志、寿序文浅评[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5):68-71.
被引量:1
2
黄建荣.
论马其昶《屈赋微》“博采众说”的注评特色[J]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3):217-221.
被引量:2
3
黄建荣.
论马其昶《屈赋微》阐明微言的注评特色[J]
.云梦学刊,2006,27(2):46-50.
被引量:3
4
孙维城.
桐城派后期文章的现代演变 以现代演变解剖马其昶《抱润轩文集》[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6):210-222.
被引量:5
5
熊隽.
论马其昶的以儒解《庄》[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6(2):43-47.
被引量:1
6
谢模楷.
读《屈赋微》[J]
.云梦学刊,2009,30(6):38-41.
被引量:1
7
徐希军.
马其昶《桐城耆旧传》的史学价值[J]
.史学史研究,2010(2):116-122.
被引量:7
8
陶家韵.
马其昶《庄子故》的学术成就及影响[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7):6-12.
被引量:1
9
潘务正.
马其昶古文论[J]
.池州学院学报,2013,27(5):6-9.
被引量:1
10
杨怀志.
桐城文派的殿军——马其昶和二姚先生人品文品评述[J]
.古籍研究,1999(1):107-112.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党营.
近二十年来马其昶研究论文综述[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3):19-20.
1
徐玲英.
马其昶《毛诗学》按语[J]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5(1):28-30.
2
争鸣小语[J]
.文艺争鸣,1992(4):1-1.
3
李波.
桐城派与《庄子》考据学[J]
.文艺评论,2015(6):120-125.
被引量:1
4
潘务正.
马其昶古文论[J]
.池州学院学报,2013,27(5):6-9.
被引量:1
5
王金玲.
卜算子 献给园丁[J]
.齐鲁珠坛,2003,0(6):14-14.
6
肖勤.
吾师风范[J]
.新青年(珍情),2003,0(10):32-32.
7
范曾.
文人画刍议[J]
.群言,2009(6):42-42.
被引量:1
8
徐玲英.
论马其昶“国史作《序》”之观点——兼论《毛诗序》的作者[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9(2):33-35.
9
孙维城.
桐城派后期文章的现代演变 以现代演变解剖马其昶《抱润轩文集》[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6):210-222.
被引量:5
10
丁俊丽.
论《韩昌黎文集校注》的韩文评点成就[J]
.宜春学院学报,2014,36(1):91-96.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