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穗型杂交中稻组合的特点及其超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7
摘要
根据 6a的试验、示范结果 ,分析了重穗型杂交中稻组合的特点 ,提出了相应的超高产 (≥ 1 0t/hm2 )
出处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9-31,共3页
Hybrid Rice
参考文献6
-
1罗志祥,苏泽胜,施伏芝,李养年,苏金水.协优57产量结构分析及其高产栽培措施[J].安徽农业科学,1997,25(1):13-14. 被引量:8
-
2陈周前,吴文革.水稻稀长大栽培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1997,25(1):35-38. 被引量:13
-
3中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1995..
-
4陈周前,吴文革,孙明.粳杂80优121产量结构分析与超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1996,24(4):306-309. 被引量:4
-
5程剑 黄仲 等.移载稻成穗特点研究初报.水稻高产高效理论与新技术论文集[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5.32-36.
-
6王文成 黄仲青 等.水稻不同穗型品种生长发育特性的研究.水稻高产高效理论与新技术论文集[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5.75-83.
二级参考文献21
-
1凌启鸿,张洪程,蔡建中,苏祖芳,凌励.水稻高产群体质量及其优化控制探讨[J].中国农业科学,1993,26(6):1-11. 被引量:509
-
2陶其骧,罗奇祥,范业成,李祖章,刘光荣,徐招莲.双季杂交稻高产施肥技术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1993,5(1):29-35. 被引量:8
-
3陈周前,吴文革,刘襄,刘克凤.烯效唑对水稻生育的调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1994,22(2):128-131. 被引量:10
-
4吴文革,陈周前,刘襄.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水稻上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1994,22(3):234-236. 被引量:3
-
5周诗顺.杂交中稻超多蘖壮秧少穴高产栽培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1994(1):9-9. 被引量:3
-
6史济林.晚粳壮秧少本插的增产效果和合理运用的技术环节[J].浙江农业科学,1989,30(2):58-62. 被引量:4
-
7陈周前,吴文革,孙明.粳杂80优121产量结构分析与超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1996,24(4):306-309. 被引量:4
-
8赵长清,梁厚本,林春瑞.汕优63高产模式栽培的研究及应用[J]湖北农业科学,1987(07).
-
9蒋彭炎,冯来定,姚长溪.从水稻稀少平栽培法的高产效应看栽培技术与株型的关系[J]中国水稻科学,1987(02).
-
10凌启鸿,苏祖芳,张洪程,蔡建中,何杰升.水稻品种不同生育类型的叶龄模式[J]中国农业科学,1983(01).
共引文献23
-
1曹成付.省(地、市)科技进步测评与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3(z1):842-846. 被引量:2
-
2王成豹.长秧龄大苗栽培技术在绿色食品水稻生产上的应用[J].温州农业科技,2004(3):13-15. 被引量:2
-
3袁功平,陈周前.播种量对早籼稻秧苗素质及产量构成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5):3641-3641. 被引量:15
-
4石扬娟,申广勒,周宗玲,夏元兵,石英尧.9个杂交水稻新组合品比试验[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4):3302-3303. 被引量:30
-
5康志芹,张晓堂,戚士章,戚士胜,许圣君,杨森骏,张建群.16个杂交水稻新品种在寿县北部地区种植表现[J].现代农业科技,2007(7):102-102.
-
6陈周前,吴文革.水稻稀长大栽培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1997,25(1):35-38. 被引量:13
-
7夏加发,李泽福,陈周前,王元垒,唐光勇.早籼15“稀长大”超高产栽培技术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430-11431.
-
8罗志祥,朱启升,苏泽胜,施伏芝,阚画春.协优57穗部性状及不同抽穗期分蘖成穗规律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1997,25(3):198-200. 被引量:4
-
9杨联松,孙明,张培江,许传万,白一松.温度、光照对80优121生育期及产量因素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1998,26(1):10-11. 被引量:11
-
10刘勇,夏仲炎.协优57的高产性能与途径分析[J].杂交水稻,1998,13(6):17-18.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76
-
1陶开战,白朴,赖世膺,应良仕.优质重穗型杂交稻新组合——川香优2号[J].种子,2004,23(7):81-82. 被引量:1
-
2周文富.水稻生物性节水高产栽培技术[J].种子世界,2000(9):38-40. 被引量:1
-
3叶新福,蒋家焕,卢礼斌,何琴.大穗型杂交水稻穗部性状及其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4,20(6):120-122. 被引量:13
-
4金开美,马铮,何盛莲,鲁伟林,童俊丽,杨应清.两优培九栽培试验研究[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2(3):6-7. 被引量:1
-
5梁友强,蔡汉雄,李康活,黄庆.广东水稻塑料软盘育苗抛秧高产栽培技术规程[J].广东农业科学,1996,23(3):15-18. 被引量:13
-
6黄志强,邓锋,潘熙淦.王任初.1995年全国籼型杂交稻区域试验汇总结果简报[J].杂交水稻,1996,11(3):35-36. 被引量:6
-
7叶曙光.杂交水稻新组合Ⅱ优航1号在温州种植表现及其高产栽培技术[J].杂交水稻,2006,21(2):57-58. 被引量:3
-
8龚振恺,万靓军,李刚,霍中洋,黄大山,张洪程.移栽秧龄和中期氮肥运筹对机插水稻宁粳1号生产力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06,34(3):16-19. 被引量:26
-
9徐斌,陈再高,丁金海.超级稻生产示范现状和发展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2006,12(5):82-83. 被引量:1
-
10李秋生,滕友仁,刘洪进,朱汉清.水稻优质高产多抗新品种宁粳1号及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6(8):17-18. 被引量:5
引证文献17
-
1陈春花,陈斌.重穗形超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冈优527[J].福建稻麦科技,2004,22(2):36-37.
-
2金开美,马铮,郭祯,梁成强,张杰,杨应清.“重穗型杂交水稻——‘双低’杂交油菜”轮作技术[J].杂交水稻,2005,20(3):50-51. 被引量:2
-
3王元辉,白朴,陶开战,赖世膺,应良仕.川香优2号在温州种植表现及其高产栽培技术[J].杂交水稻,2006,21(3):56-57. 被引量:1
-
4陶开战,白朴,潘育东,叶汪萍.“Ⅱ优航1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江西农业学报,2006,18(3):33-34.
-
5高红权,葛玉平,嵇友权,冯素明,胡志国,樊玉洋,吴兰田,路璆.超级稻Ⅱ优航1号在淮北稻区的精确定量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稻米,2007,13(1):49-49. 被引量:4
-
6董瑞霞,涂诗航,杨东,张水金,谢鸿光,黄庭旭,郑家团.Ⅱ优936示范表现与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3):129-130. 被引量:6
-
7杜永林,霍中洋,郭万胜,吴爱国,王宝金.超级稻宁粳1号应用优势及高产精确栽培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018-4020. 被引量:10
-
8陈金平,段仁周,彭保宏,董世界,卢兆成,张应香,丰大清,徐宏,陈世雄,张强,刘立明,王广甫.杂交水稻超高产优质强化栽培技术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5):138-142. 被引量:5
-
9黄世聪,瞿桥富.川香优2号在湖南怀化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9(8):126-126. 被引量:1
-
10罗俊涛,况浩池,曾正明,杨扬,陈光珍,何兴材,付均.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在单双株栽培条件下的经济性状初步分析[J].农业科技通讯,2011(3):61-62.
二级引证文献58
-
1吴纯涛,朱新舟,刘振,晏元超,王义平,魏勇,杨秀容,付福亮,王记安,余凯军.香型优质稻川香优2号在孝感市种植表现和高产栽培技术[J].湖北农业科学,2019,0(S02):104-106.
-
2林和顺.籼粳杂交晚稻甬优6号高产栽培技术探析[J].科技资讯,2008,6(27):130-131. 被引量:1
-
3蔡正硕.单季杂交稻中后期田间管理及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种子,2004,23(12):92-93. 被引量:1
-
4金开美,马铮,何盛莲,鲁伟林,童俊丽,杨应清.两优培九栽培试验研究[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2(3):6-7. 被引量:1
-
5陶开战,徐永隆,金晓珍.两优培九作单季晚稻大面积示范高产栽培技术[J].杂交水稻,2005,20(2):44-45.
-
6吴爽,占新春,周桂香,张培江,徐继萍,张国良.不同施氮方式和栽插密度对杂交中籼丰两优1号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5):857-858. 被引量:4
-
7叶礼水.粤优938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6(5):25-27.
-
8石春林,朱艳,曹卫星.水稻叶片几何参数的模拟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06,39(5):910-915. 被引量:44
-
9周丽华.高产杂交稻增产潜力的生物学基础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4869-4871. 被引量:3
-
10潘忠胜,陈文萍.超级稻甬优6号单季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8):79-79.
-
1莫永生,彭懿紫,李永青,黎志方,韦政.杂交水稻重穗型组合的增产潜力及其选育初探[J].杂交水稻,1996,11(5):4-6. 被引量:3
-
2莫永生,彭懿紫,李永青,黎志方,韦政.重穗型组合的增产潜力及其选育初探[J].广西农学报,1996,0(3):10-13. 被引量:1
-
3王文明.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现状与展望[J].西南农业学报,1998,11(S2):11-16. 被引量:26
-
4罗志祥,苏泽胜,施伏芝.杂交中籼高产育种关键因素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1,17(5):52-54. 被引量:13
-
5何冲霄,王爱民,朱国永,任仲玲,姚立生.重穗型杂交籼稻新组合—Ⅱ优559[J].种子科技,2002,20(4):242-243.
-
6王鹏.2011—2013年国家早籼迟熟组区试桂林试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4(8):64-65. 被引量:2
-
7王学会.超级杂交稻强化栽培体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3,31(5):810-811. 被引量:9
-
8刘大军,宗学凤,王三根,吴文彬.重穗型杂交稻Ⅱ优6078生育后期生理特性研究[J].杂交水稻,1999,14(4):39-40. 被引量:4
-
9戴爱兰.川香优2号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J].温州农业科技,2005(1):15-15. 被引量:1
-
10马均,周开达,马文波,汪旭东,明东风,严志彬.重穗型杂交稻穗颈节间维管束与籽粒充实关系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2,35(5):576-579. 被引量: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