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差异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年来,流动儿童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关于流动儿童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其中大多数研究集中在流动儿童的受教育、社会适应、心理健康等方面。本文主要从社会层面和心理层面分析了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之间的差异及其形成的原因。
作者
殷宏淼
吴念阳
机构地区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3年第24期10-12,15,共4页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关键词
流动儿童
城市儿童
差异
分类号
G44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8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297
同被引文献
35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58
参考文献
11
1
瞿玥涵,陈晓庆,孙浚岚,侯悍超.
流动儿童亲子依恋与心理适应的相关研究——以北京市流动儿童为例[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4(6):39-41.
被引量:10
2
陈丽,刘艳.
流动儿童亲子沟通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
.中国特殊教育,2012(1):58-63.
被引量:43
3
陶红梅,许燕,张小方,顾莉莉,洪金侠.
北京打工子弟学校与公立学校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J]
.中国特殊教育,2004(9):87-92.
被引量:23
4
王瑞敏,邹泓.
流动儿童的人格特点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
.心理学探新,2008,28(3):82-87.
被引量:40
5
胡韬,郭成.
重庆市农民工子女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J]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8):745-746.
被引量:23
6
袁立新,张积家,苏小兰.
公立学校与民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J]
.中国学校卫生,2009,30(9):851-853.
被引量:19
7
蔺秀云,王硕,张曼云,周冀.
流动儿童学业表现的影响因素——从教育期望、教育投入和学习投入角度分析[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41-47.
被引量:69
8
何桂宏.
流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自卑感研究[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11):4-7.
被引量:16
9
孙维平,胡韬,郭跃勤,周林海.
重庆市某小学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心理健康状况[J]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68-68.
被引量:16
10
胡宁,方晓义,蔺秀云,刘杨.
北京流动儿童的流动性、社交焦虑及对孤独感的影响[J]
.应用心理学,2009,15(2):166-176.
被引量:57
二级参考文献
88
1
顾唯页.
城市流动儿童心理问题分析和对策[J]
.文教资料,2006(31):84-85.
被引量:37
2
李伟梁.
流动人口家庭教育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26(3):1-7.
被引量:31
3
王极盛,李焰,赫尔实.
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及其标准化[J]
.社会心理科学,1997,0(4):15-20.
被引量:397
4
李雅儒.
“同在蓝天下 共同成长进步”——应重视打工子弟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J]
.北京教育(普教版),2004(7):4-8.
被引量:11
5
吴新慧.
关注流动人口子女的社会融入状况——"社会排斥"的视角[J]
.社会,2004,24(9):10-12.
被引量:54
6
雷雳,王争艳,刘红云,张雷.
初中生的亲子沟通及其与家庭环境系统和社会适应关系的研究[J]
.应用心理学,2002,8(1):14-20.
被引量:93
7
安晶卉,张建新,王黎.
青少年依恋问卷初步编制[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1):760-762.
被引量:22
8
陈文锋,张建新.
积极/消极情感量表中文版的结构和效度[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1):763-765.
被引量:118
9
王茜帆,余慧初,扬军,朱俊晖,张革.
广州市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分析[J]
.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2):131-133.
被引量:4
10
王婷,刘爱伦.
中学生和家长的期望差异及其亲子关系的调查[J]
.教育探索,2005(1):98-100.
被引量:29
共引文献
297
1
李诗颖,郭慧冰.
受歧视和欺凌对艾滋病孤儿健康危险行为的影响:自尊的中介作用[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1,29(3):506-509.
被引量:1
2
周雨锴,李洁琦,李小青,蒋索.
家庭暴力暴露与儿童校园欺凌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检验[J]
.中国特殊教育,2022(2):81-89.
被引量:6
3
张帆.
家庭背景、班级情境与青少年的跨群体交往[J]
.社会,2022,42(1):180-211.
被引量:1
4
梁世钟,陈艺华,林永乐.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孤独感的元分析[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40(3):75-79.
5
谷冰莹,李朝辉.
浅析流动儿童乡村文化认同危机[J]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2020,35(3):73-76.
被引量:1
6
税晓燕,宋水英.
亲子沟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4):111-113.
7
袁文娟.
在融入中成长——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城市生活适应性分析[J]
.思想理论教育,2013(12):46-49.
被引量:1
8
张秀琴,周甦,张小聪.
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的人格特征及其差异[J]
.科技信息,2013,0(34):7-7.
9
孙科,曹烨.
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农民工子女教育投入问题上的博弈[J]
.中国商界,2008(7):245-245.
被引量:2
10
刘淑萍,赖以柱,蒋常香.
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探析[J]
.农业考古,2007(6):260-262.
被引量:15
同被引文献
35
1
吴锦艳.
老师眼中的学困生——对一个民工子弟小学学生的个案分析[J]
.文教资料,2006(32):90-92.
被引量:4
2
董奇,周勇.
10—16岁儿童自我监控学习能力的成分、发展及作用的研究[J]
.心理科学,1995,18(2):75-79.
被引量:85
3
宋雁慧.
当前我国流动人口子女的社会资本分析[J]
.民主与科学,2004(4):53-56.
被引量:10
4
周浩,龙立荣.
共同方法偏差的统计检验与控制方法[J]
.心理科学进展,2004,12(6):942-950.
被引量:3667
5
岳冬梅,李鸣杲,金魁和,丁宝坤.
父母教养方式:EMBU 的初步修订及其在神经症患者的应用[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3):97-101.
被引量:691
6
王芳,吴晓丽,沈玉林,王惠凤.
小学民工子女的自我概念和行为问题[J]
.中国校医,2005,19(4):345-347.
被引量:36
7
李抚生.
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关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J]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3):25-26.
被引量:1
8
王洪,苏林雁,黄广文,刘军,耿耀国.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合并破坏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6,21(3):217-218.
被引量:7
9
宋广文,何文广.
青少年亲子冲突处理策略问卷的编制及其应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23(1):118-123.
被引量:13
10
涂翠平,方晓义,刘钊.
家庭环境类型与青少年亲子冲突解决的关系[J]
.心理与行为研究,2008,6(3):187-191.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3
1
黎燕斌,侯香凝,蔺秀云,王中会,方晓义,李俊红.
父母情绪调节困难对流动儿童对立违抗症状的影响:亲子冲突解决方式和儿童情绪调节的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16,32(2):214-225.
被引量:13
2
张茜洋,冷露,陈红君,方晓义,舒曾,蔺秀云.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流动儿童认知能力的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17,33(2):153-162.
被引量:44
3
李莎莎.
互动分享阅读方式对青少年弱势群体的影响[J]
.文学教育,2019,0(3):106-10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58
1
陈佳康,孙红,于洋.
父母心理控制的研究进展[J]
.心理月刊,2023(3):229-234.
被引量:1
2
刘惊宇,李晓鹏.
情感温暖对不同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的大学生职业决策效能的影响[J]
.心理月刊,2020(11):22-23.
被引量:1
3
罗世兰,张大均,刘云艳.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影响: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心理素质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21,37(1):26-33.
被引量:17
4
刘群,查贵芳.
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前瞻[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20(6):80-85.
被引量:4
5
席玮,赵赞.
学校群体、家庭资本与青少年认知能力——基于CEPS数据的多水平分析[J]
.经济统计学(季刊),2024(1):94-113.
6
王玲晓,张丽娅,常淑敏.
中考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习投入的关系:父母教育期望和父母教养行为的多重中介作用[J]
.中国特殊教育,2018(12):75-81.
被引量:29
7
李丹虹,林璇,余伟,梁名慧.
父母教养方式对自闭症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研究[J]
.现代特殊教育,2018(16):76-80.
被引量:1
8
叶宝娟,方小婷,杨强,郑清,刘林林,郭少阳.
情绪调节困难对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影响:相貌负面身体自我和社交回避与苦恼的链式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17,33(2):249-256.
被引量:52
9
李虹,杨瑞东,王希,倪士光,徐继红.
家庭功能与流动青少年认同整合的关系:希望与父母文化持守的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17,33(4):417-424.
被引量:12
10
侯香凝,丁菀,王海平,王莹,蔺秀云.
父母早期受虐与子女对立违抗症状的关系:亲子虐待和儿童愤怒管理的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17,33(6):734-743.
被引量:3
1
张军良,廖金雄,邓丽芬.
大学生压力源的性别、年级差异的比较研究[J]
.考试周刊,2011(85):209-209.
被引量:2
2
高人众.
中学生智力因索、非智力因素与学习成绩差异的比较研究[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18(1):90-98.
3
黎仰安.
中美教育观念差异的比较与思考[J]
.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4(5):5-8.
被引量:8
4
伍春兰.
男女学生数学学习差异的比较分析[J]
.中小学管理,1996(9):32-33.
被引量:1
5
彭溯源.
英语教学要注重文化差异的比较[J]
.现代技能开发,2001(11):16-17.
6
赵传兵,夏志芳.
师生对课堂提问认同差异的比较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教育教学版),2009,29(2):45-47.
被引量:9
7
鲍芬.
中美道德教育观差异的比较分析[J]
.商情,2014(8):269-269.
8
唐小云.
在英语教学中应注意对文化差异的比较[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2(1):45-46.
被引量:3
9
李瑞娥,李伟群.
我国制度变迁与教育资源分享中的公平问题——一个基于农村和城市人口受高等教育差异的比较研究[J]
.当代财经,2005(11):48-52.
被引量:12
10
娜勒.波狄,海特德拉.皮勒,吉莲.达尔汤路易斯,卜冬梅.
学习观念和自我调节策略运用的跨文化差异的比较(一)——以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两国为例[J]
.内蒙古教育,2003(9):34-36.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3年 第2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