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英汉中动结构对比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动结构是一种介于主动和被动之间,以受事或被动参与者作主语,句中存有一个隐含论元的结构。它是近年来语法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从中动结构的类型、句法、语义及生成机制的不同层面,探寻英汉两种语言中动结构的异同,从而加深我们对这一语言现象的理解,进一步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语言属性。
作者
李丹萍
杨廷君
机构地区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出处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3年第10期143-146,共4页
Modern Chinese
关键词
中动结构
英汉对比
生成机制
分类号
H04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0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9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1
Carrier,J,J.Randall. The Argument Structure and Syntactic Structure of Resultatives[J].Linguistic Inquiry,1992,(23).
2
Hale,K,S.Keyser. Some Transitivity Alternations in English.Ms.Lexicon Project Working Papers[M].Cambridge,ma:the Mit Press,1986.
3
Kemmer S. The Middle Voice[M].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3.
4
Keyser,S.J,T.Roeper. On the Middle and Ergative Constructions in English[J].Linguistic Inquiry,1984,(15).
5
Quirk.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M].London,New York:Longman,1972.
6
曹宏.
论中动句的语义表达特点[J]
.中国语文,2005(3):205-213.
被引量:73
7
何文忠.
中动结构的界定[J]
.外语教学,2005,26(4):9-14.
被引量:105
8
何文忠.
汉语和西日耳曼语中的附加语中间结构[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27(1):21-25.
被引量:41
9
石毓智;李讷.汉语语法化的历程--形态句法发展的动因和机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0
徐盛桓.
英语主语受事句[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81,13(2):30-37.
被引量:25
<
1
2
>
二级参考文献
70
1
杨素英.
从非宾格动词现象看语义与句法结构之间的关系[J]
.当代语言学,1999,1(1):30-43.
被引量:128
2
王健慈.
汉语评判动词的语义类[J]
.中国语文,1997(6):432-438.
被引量:28
3
顾阳.
论元结构理论介绍[J]
.当代语言学,1994(1):1-11.
被引量:113
4
高兴刚.
空算子与中间结构[J]
.现代外语,2000,23(2):125-136.
被引量:21
5
吕叔湘节译本.《汉语口语语法》[M].商务印书馆,1979年..
6
丁邦新全译本.《中国话的文法》[M].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0年..
7
陈平.释汉语中与名词性成分相关的四组概念[J].中国语文,1987,(2).
8
陈平.论现代汉语时间系统的三元结构[J].中国语文,1988,(6).
9
Keyser, S. J. , and Roeper, T. On the middle and ergative constructions in English [J]. Linguistic Inquiry, 1984,(15):381-416.
10
Langacker, R. W.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Ⅱ:Descriptive Application [M].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
1
2
3
4
5
…
7
>
共引文献
192
1
余义兵.
“稍嫌”“略嫌”的语义演变及词汇化倾向——兼谈与相近相似词语的辨析[J]
.语言研究集刊,2020(1):94-111.
2
蔡淑美,施春宏.
中动句的形义关系、构造机制和层级系统——基于跨语言比较的视角[J]
.外国语,2023,46(6):33-44.
被引量:2
3
王凤娥,蒋向勇.
英语S-V语序构式体系内的英语中动构式探析[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5(6):170-176.
4
赵艳玲.
英语中动句的翻译及习得[J]
.钦州学院学报,2007,22(2):90-91.
被引量:1
5
司惠文.
汉语中间结构与几类形似结构的区分[J]
.文教资料,2008(33):40-42.
被引量:1
6
程妍.
从功能语法看英语中动结构小句[J]
.考试周刊,2007(10):37-38.
7
王国栓.
汉语受事主语句范围的限定与中动句的特性[J]
.南开语言学刊,2013(1):29-35.
被引量:2
8
余潇.
英汉中动结构对比与认知阐释[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S2):195-199.
被引量:5
9
徐盛桓.
移动新论——从功能语言学看移动[J]
.外国语,1991,14(5):10-19.
被引量:4
10
刘科,巫宏梅.
中动结构定位再思考:被动乎?转喻乎?——结构对中动词的重塑[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3(11):1-4.
<
1
2
3
4
5
…
20
>
1
胡翠萍.
英汉中动结构的认知分析[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17(4):44-47.
被引量:2
2
余潇.
英汉中动结构对比与认知阐释[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S2):195-199.
被引量:5
3
杨佑文,岑海兵.
英汉中动结构典型性与非典型性对比[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19(4):1-8.
4
贾丹丹.
英汉中动结构谓语部分的类型学对比研究[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0(3):129-132.
5
徐艳.
英汉中动结构的语义指向对比分析[J]
.巢湖学院学报,2009,11(5):109-113.
6
李炎燕,邓云华.
英汉中动结构认知解读[J]
.海外英语,2010(6X):246-248.
被引量:2
7
李新娜.
英汉中动结构的对比研究初探[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2(8):143-145.
被引量:4
8
蓝红军.
英汉中动结构的对比研究[J]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2):83-88.
被引量:9
9
张蕾.
英汉中动结构对比及其生成机制研究[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9-91.
10
杨芳芳.
英汉中动结构的对比研究[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1(6):94-96.
<
1
2
>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3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康迪
苗小芹
杨洁
薛冰
罗曙辉
林波
刘俊立
张利平
张国庆
相关机构
《成功营销》编辑部
《 WTO 经济导刊》编辑部
莱雅公司
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
《中国消费者》编辑部
相关主题
欧莱雅
染发剂
化学家
实验室
故事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