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西方犯罪学视阈下的贪污贿赂犯罪原因研究 被引量:4

Analysis about the Causes of Crime of Corruption and Bribery Under the Visual Threshold of Western Criminology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与亲密群体的交往中,公职人员学会了贪污贿赂犯罪的态度和动机;文化目标和制度性手段之间的不相适应导致公职人员紧张情绪的产生;相对剥夺感的存在,心理不平衡加剧是贪污贿赂犯罪的心理动因;为了顺利地实施犯罪,贪污贿赂犯罪人运用了将自身行为合理化的中和技术,减轻了对其自身行为的罪恶感,瓦解了心理防线,强化了犯罪心理,从而顺利地实施犯罪。 Associating with the intimate groups, public officials learn the attitude and moti- vation of crime of corruption and bribery. Misfitting between the cultural goals and system means results nervousness in public officials. It is the feeling of relative deprival and unbalanced men- tality that leads to position crime. Neutralization technique helps public officials rationalize their behavior, lighten sense of guiltiness, and make them carry out smoothly.
作者 付晓雅
出处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15,共7页 Law Science Magazine
关键词 不同交往 紧张 相对剥夺中 和技术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nervousness relative deprival neutralization tech- niqu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二级参考文献57

共引文献21

同被引文献24

  • 1陈兴良.腐败的成因及其抗制[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5,17(6):33-40. 被引量:8
  • 2高道蕴 高鸿钧 贺卫方编.《美国学者论中国法律传统》(增订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82-583页.
  • 3高铭暄,张杰.论国际反腐败犯罪的趋势及中国的回应——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参照[J].政治与法律,2007(5):3-10. 被引量:19
  • 4陈兴良.《刑法的知识转型[学术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55页.
  • 5刘星.《官民有别》,载刘星.《法学作业:寻找与回忆》,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54-255页.
  • 6罗猛.《如何界定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关系密切人”》,载《检察日报》2012年2月8日第3版.
  • 7饶鑫贤.《汉初黄老学派法律思想略述》,载《法律史论丛》第3期,法律出版社1983年出版,第326页.
  • 8王鹏祥、张彦奎.《当代中国腐败犯罪的刑法治理--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观照>》,载陈泽宪等主编.《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与刑法调整》(下册),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183页.
  • 9《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重要讲话》,载《人民日报》2014年1月15日第1版.
  • 10陈磊.犯罪数额规定方式的问题与完善[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8):50-57. 被引量:30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