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2002-2009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样本,对非效率负债融资行为存在状况及其形成动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非效率负债融资行为广泛存在于我国上市公司。企业性质、现金持有水平、大股东侵占是其主要形成动因。同时发现,随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因大股东侵占而导致的非效率负债融资行为在减少;股权制衡度的提高,没有减少非效率负债融资行为。与国有上市公司相比,非国有上市公司非效率负债融资行为发生的概率更小。上述发现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企业融资行为质量及其形成动因,为企业科学地融资决策提供有益启示。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基于融资视角的企业恶性增资行为研究"(项目编号:10YJA630142)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