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的传播特征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这一古老的文化形态经千年流传历久弥新,影响辐射大半个中国和周边国家地区。本文归纳出其在传播过程中与宗教信仰交织缠绕、众多遗物遗迹印证、作为一个学术概念和学科体系以及有效利用大众媒介的传播特征来探讨其千年传播和辐射的缘由。
作者
索南措
机构地区
青海师范大学
出处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42-45,共4页
Journal of Teachers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 Qinghai Normal University
关键词
格萨尔王
传播特征
宗教信仰
分类号
I207.9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3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1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5
1
潜明滋.潜明滋自选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81.
2
索南卓玛.
格萨尔遗物遗迹实地考察记[J]
.西藏民俗,2000,9(2):25-29.
被引量:1
3
林安芹.
大众传媒时代的民间文化传播——以大型舞蹈《云南印象》为例[J]
.民族艺术,2005(1):91-96.
被引量:22
4
[加]埃里克·麦克卢汉,[加]弗兰克·秦格龙.何道宽译.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77.
5
尊胜.
格萨尔史诗的源头及其历史内涵[J]
.西藏研究,2001(2):27-40.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33
1
.《杨丽萍:舞之精灵》,《面对面》,央视国际[Z].,2004年4月12日..
2
资华筠.《<云南印象>——灵肉血脉连着根》[N].《光明日报》,2004年4月21日.
3
马戎戎.《<云南印象>:民族文化保护的“杨丽萍”模式》[J].《三联生活周刊》,2004,.
4
[美]戴安娜·克兰著 赵国新译.《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M].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25页.
5
[5]《隋书·党项传》.
6
《新唐书·吐蕃传》.
7
阿底峡掘藏本:《柱间史》,甘肃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
8
班觉桑布:《汉藏史集》,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
9
大司徒·绛曲坚赞:《朗氏家谱》,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0
扎贡巴·贡却丹巴绕杰:《安多政教史》,甘肃民族出版社1982年版.
共引文献
31
1
王万平,杨么梅.
白马藏人的《阿尼嘎萨》:文本、特征及价值[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8(4):150-158.
被引量:2
2
刘红.
略论云南文化的视觉文化传播[J]
.东南传播,2008(8):130-131.
3
乔欣.
统一在价值观基础上的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典范——《云南映象》与《黄河三部曲》艺术魅力探析[J]
.民族艺术研究,2012,25(3):18-24.
被引量:3
4
刘红.
论云南文化的视觉文化传播[J]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3):50-52.
被引量:1
5
刘红.
论云南省文化的视觉文化传播[J]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08,7(9):61-63.
被引量:1
6
刘红.
论云南视觉文化的传播[J]
.云南电大学报,2008,10(4):42-44.
被引量:2
7
刘杰.
论《格萨尔》与《诗经》周民族史诗中的英雄救济主题[J]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8(1):64-68.
8
扎西东珠.
藏族口传文化传统与《格萨尔》的口头程式[J]
.民族文学研究,2009,27(2):104-111.
被引量:14
9
于漪.
从娱神娱人到寓文于经——人类学视野下的民族歌舞研究综述[J]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9,23(3):76-81.
被引量:2
10
丹曲.
从姓氏源流看果洛藏族的宗教文化习俗[J]
.西藏研究,2009(6):69-77.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2
1
李黛岚,白林.
生态美学下的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研究[J]
.贵州民族研究,2014,35(11):149-152.
被引量:5
2
角巴东主.
《格萨尔》说唱艺人研究[J]
.青海社会科学,2006(1):74-78.
被引量:6
3
梁艳.
试论藏传佛教在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中的地位及作用[J]
.甘肃民族研究,2008(3):69-74.
被引量:2
4
杨福泉.
《格萨尔》所反映的纳藏关系考略[J]
.西藏研究,2009(6):25-34.
被引量:6
5
罗成.
社会学视野中的藏族《格萨尔》曲艺音乐[J]
.西藏艺术研究,2009(4):54-56.
被引量:1
6
杨恩洪.
格萨尔口头传承与民族文化保护[J]
.青海社会科学,2012(1):1-10.
被引量:8
7
贾芝.
中国史诗《格萨尔》发掘名世的回顾[J]
.西北民族研究,2012(4):19-27.
被引量:8
8
战文腾,张颖.
从《格萨尔》史诗看藏族传统体育[J]
.贵州民族研究,2014,35(3):117-120.
被引量:5
9
曹津永.
生态人类学视域中的藏族垃圾观念与垃圾处理——以云南省德钦县明永村为例[J]
.云南社会科学,2016(4):102-107.
被引量:4
10
刘代琼,张云和.
生态人类学语境下古藏族与古希腊的牛崇拜——基于《格萨尔王传》与《荷马史诗》的表述[J]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7,26(2):30-34.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2
1
方玮蓉,马成俊.
论《格萨尔王传》中藏族先民的生态意识[J]
.文化遗产,2021(4):99-105.
被引量:2
2
罗亚娟,梁成秀.
史诗《格萨尔王》在昌都地区的传承情况研究[J]
.新闻传播,2016(5X):28-2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
1
甲央齐珍.
格萨尔文化的特征与结构研究:基于昌都类乌齐的田野调查[J]
.西藏研究,2020(5):99-105.
2
杨露,阮李全.
西藏可持续发展之路:走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J]
.西藏研究,2024(1):131-138.
3
文翠.
彝族文献中的英雄人物形象探析——以《益那悲歌》为例[J]
.今古文创,2024(35):22-24.
1
沈海滨.
玉树:不能忘却你的美丽[J]
.旅游纵览,2010(5):64-67.
2
温普林.
飞翔在格萨尔大王的故乡[J]
.中国国家地理,2002(7):10-27.
3
陈力朴.
西部的云彩[J]
.旅游,1996(9):42-44.
4
巴桑次仁.
格萨尔王的故事[J]
.中国西藏,2002(6):5-6.
5
江有汜.
舟曲拉尕山,神仙喜爱的地方[J]
.现代妇女,2012(3):65-65.
6
刘有才.
简评《塔城市志》对边务的记述[J]
.新疆地方志,1996,0(4):46-47.
7
李宝龙.
“札松”的神话和舞蹈[J]
.西藏人文地理,1998,0(1):15-18.
8
林俊华.
对格萨尔王及其帝国的人文追忆[J]
.西藏旅游,2002,0(4):17-17.
9
莲宝叶则神山[J]
.东方电影,2006,0(10):82-83.
10
朱世广.
论古代庆阳道教的分布与特征[J]
.陇东学院学报,2012,23(2):117-120.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