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黄芪属(Astragalus Linn.)药用植物资源现状及分析
被引量:
4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国黄芪属药用植物种类较多 ,药用部位和功效也不尽相同。为了解本属药用资源基本概貌 ,本文较系统地综述了中国黄芪属药用植物的种类、资源分布及其药用现状 ;并着重对其中应用多、需求量大的种类进行分析和讨论。
作者
赵明
段金廒
黄文哲
周荣汉
机构地区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资源室
出处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0年第6期5-9,共5页
Chinese Wild Plant Resources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9730 5 0 0 )资助
关键词
黄芪属
药用植物
资源
分布
现状
豆科
分类号
Q949.751.9 [生物学—植物学]
Q949.95 [生物学—植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91
同被引文献
542
引证文献
44
二级引证文献
492
参考文献
19
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Vol.42(第一分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
2
吴征镒.新华本草刚要[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3
钱子刚,贾向云,戴蓉,顾德顺,皮文林.
云南黄芪药用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97,20(1):4-7.
被引量:16
4
刚健,郭鹏举.
青海黄芪属药用资源及其商品药材[J]
.中药材,1993,16(1):15-19.
被引量:3
5
王宝琴.黄芪类专题研究.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第二册)[M].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6
白效令,倪娜,王湘,蔚玲,苏森旺.
北岳恒山黄芪的品质优势研究[J]
.中草药,1994,25(6):317-319.
被引量:11
7
姜维东,李萍.
川产家种与野生膜荚黄芪的生药学对比研究[J]
.华西药学杂志,1989,4(3):148-152.
被引量:6
8
孙三省.四川青海甘肃的省所产野生黄芪的原植物及生药形态考察[J].中国药学杂志,1989,24(4):210-210.
9
孙三省,王迪.
东北、内蒙、甘肃和青海等地的黄芪品种资源及药材质量的调查研究[J]
.中医药信息,1989,6(5):38-39.
被引量:5
10
王良信.黑龙江省药用黄芪培养驯化的若干问题.全国黄芪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中国药学会,山西省药学会,1991..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郑志仁,植物生理学通讯,1997年,33卷,133页
2
Song C Q,植物学报,1997年,39卷,764页
3
宋纯清,植物学报,1997年
4
宋纯清,植物学报,1997年,39卷,486页
5
郭宝林,药学学报,1996年,31卷,292页
6
团体著者,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1995年,271页
7
Hirotani M,Phytochemistry,1994年,37卷,1403页
8
Hirotani M,Phytochemistry,1994年,36卷,665页
9
侯云德,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年,4卷,420页
10
王惠康,何侃,凌罗庆,李宏善.
黄芪属植物化学研究——Ⅱ.梭果黄芪苷A和B的结构鉴定[J]
.化学学报,1989,47(6):583-587.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91
1
程鸿齐,丁青龙,狄永良.
黄芪生药袋包颗粒剂与免煎剂及汤剂的煎出效果比较[J]
.药学实践杂志,2000,18(6):384-386.
被引量:8
2
袁飞,冯金朝,王俊丽.
我国少数民族药用植物多样性研究[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7(S1):133-139.
被引量:1
3
姬平,许怀春.
黄芪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及主成分含量测定[J]
.中国医药导刊,2013,15(S1):330-332.
4
郭吉蓉,吴琳琳,罗明生.
黄芪静脉输液中黄芪甲苷和黄芪多糖的含量测定[J]
.中国药房,2004,15(11):692-694.
被引量:3
5
郭朝晖,蒋生祥.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补益中药活性成分测定中的应用[J]
.中医药学刊,2004,22(11):2136-2137.
被引量:4
6
谢小龙,王溪森,赵利,王莉,李毅.
黄芪种质资源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121-123.
被引量:21
7
张庆芝,吴晓俊,刘涤,胡之璧.
黄芪及其民间习用品DNA指纹图谱和有效成分含量的比较[J]
.中国药学杂志,2005,40(6):457-459.
被引量:14
8
郝旭亮,卢方晋,倪艳,李先荣.
薄层扫描法测定恋康颗粒中黄芪甲苷的含量[J]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7):604-605.
被引量:1
9
盖轲,田敏.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植物药及中成药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一)[J]
.中国药事,2005,19(8):505-507.
10
黄月纯,黄水清,刘东辉,魏刚.
当归补血汤煎剂中醋酸乙酯部位的主要化学成分分析[J]
.中国药房,2005,16(16):1275-1277.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542
1
李笑,谭朝阳,徐德宏,孟蕾,曾晓艳,刘塔斯.
益母草植物DNA条形码的鉴定研究[J]
.中国药师,2020,23(3):442-447.
被引量:4
2
毛小娟,王军志,王凤连.
红芪多糖和黄芪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J]
.中国药理学通报,1989,5(6):367-372.
被引量:72
3
曾幼玲,蔡忠贞,马纪,张富春,王波.
盐分和水分胁迫对两种盐生植物盐爪爪和盐穗木种子萌发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2006,25(9):1014-1018.
被引量:119
4
夏广萍,刘鹏,韩英梅.
不同处理方法和不同产地黄芪药材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J]
.中药材,2008,31(3):385-387.
被引量:35
5
包英华,苏格尔.
蒙古黄芪的组织培养研究[J]
.韶关学院学报,2002,23(9):70-76.
被引量:17
6
王国平,张玉霞,高峰.
吉林省西部地区重要湿地及其生态环境功能[J]
.水土保持学报,2001,15(6):121-124.
被引量:27
7
胡小文,武艳培,王彦荣.
豆科植物种子物理性休眠解除机制的研究进展[J]
.西北植物学报,2009,29(2):420-427.
被引量:11
8
卢彦琦,贺学礼.
黄芪研究现状[J]
.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1(4):19-22.
被引量:9
9
邱勇波,刘锦,武飞.
黄芪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疗养医学,2011,20(5):435-436.
被引量:101
10
万朋,高俊涛,刘志洋.
黄芪多糖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0,31(6):351-355.
被引量:17
引证文献
44
1
李华芝,马锐,侯萌,陈一民,隋跃宇,焦晓光.
加格达奇市黄芪种植地土壤形态描述及适宜性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20(17):71-75.
被引量:2
2
谢小龙,王溪森,赵利,王莉,李毅.
陇西栽培蒙古黄芪原植物形态多样性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6):1203-1204.
被引量:14
3
谢小龙,王溪森,赵利,王莉,李毅.
黄芪种质资源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121-123.
被引量:21
4
李景欣,高春宇,毕晓秀.
NaCl胁迫对黄芪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
.内蒙古林业科技,2005,31(3):11-14.
被引量:25
5
樊锐锋,梁冰,李海燕,胡宝忠.
黄芪属(Astragalus Linn)植物生物学特性及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6,37(2):258-262.
被引量:11
6
陈志宏,黄琳凯,张新全,王志刚.
正交优化法建立沙打旺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2980-2982.
被引量:5
7
张兰涛,郭宝林,朱顺昌,冯国志.
黄芪种质资源调查报告[J]
.中药材,2006,29(8):771-773.
被引量:38
8
潘安中,谢树莲,张灯,秦雪梅.
中药黄芪栽培技术研究[J]
.山西农业科学,2007,35(1):51-55.
被引量:18
9
刘靖,陈虎彪,白焱晶,蔡少青,古海峰,郭洪祝,杜新刚.
不同种植方式下恒山黄芪的质量比较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5):570-573.
被引量:18
10
步营,陈显化,张宗申.
影响黄芪愈伤组织生长和黄芪黄酮合成的因素[J]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3):561-563.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492
1
赵建华,张莉萍,郑金双,王文颇.
秋水仙素诱导腺毛菊苣种质创新与鉴定[J]
.中药材,2021,44(7):1552-1557.
被引量:1
2
杨志城,杨羽君,鄂秀辉.
蒙古黄芪与膜荚黄芪差异性研究进展[J]
.中药材,2020(5):1261-1265.
被引量:9
3
刘建霞,刘建,王润梅,张睿,刘丽珍.
扑草净处理对黄芪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
.中药材,2019,42(4):738-741.
被引量:4
4
李华芝,马锐,侯萌,陈一民,隋跃宇,焦晓光.
加格达奇市黄芪种植地土壤形态描述及适宜性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20(17):71-75.
被引量:2
5
王东博,赵曼佳,代云桃,秦雪梅,陈士林.
黄芪分析方法的优化和黄芪标准汤剂的质量评价[J]
.中国中药杂志,2020,45(1):119-123.
被引量:17
6
刘蓬蓬,单国顺,张凡,史辑,贾天柱.
UPLC-MS比较有机酸定向炮制黄芪中12种活性成分的含量[J]
.中国中药杂志,2020,45(1):113-118.
被引量:13
7
黄忠孝,范卫锋,占心佾,李皓翔,梅全喜.
越南传统药物研究与应用进展[J]
.亚太传统医药,2021,17(11):1-4.
被引量:1
8
冯子瑶,张平平,张灿,王娟娟,邵倩.
苹果渣及板栗渣黄芪酒加工工艺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21,42(15):47-52.
被引量:5
9
王芳,张鹏飞,田洪岭,郭淑红,刘亚令.
蒙古黄芪MSAP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3,25(9):3174-3181.
10
刘重琪,杨惠民,孙琛琛,李中康.
不同浓度调脂通脉解毒方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影响研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0(2):51-55.
被引量:4
1
王晓娜,卢欣石.
表达序列标签的应用现状及分析方法研究[J]
.草业科学,2010,27(5):76-84.
被引量:9
2
李瑞芳,徐怡.
纤维素酶生产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分析[J]
.纤维素科学与技术,2006,14(3):67-70.
被引量:6
3
鲁庆彬,胡锦矗.
四川丘陵地区鸟类现状及分析[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7(6):965-970.
被引量:1
4
尚寿鹏,潘宣,赵汝能.
甘肃药用植物资源概况及开发利用[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1997,16(2):19-21.
被引量:4
5
刘勇,刘贤旺,胡小芬.
江西冬青属药用植物资源及其利用[J]
.江西林业科技,1997(6):23-25.
被引量:20
6
陈伟祥,王昌腾.
浙江冬青属药用植物资源及其利用[J]
.中国林副特产,2005(6):52-53.
被引量:8
7
曾念开,张俊清,刘明生.
海南珍稀药用植物种类及其保护[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3,22(4):20-21.
被引量:8
8
王静,张洪峰,封托,孔飞,吴晓民.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馆藏标本现状及分析[J]
.野生动物,2010,31(3):150-153.
被引量:2
9
徐攀,潘亚琴,姚振生.
浙江省龙胆科药用植物资源[J]
.亚热带植物科学,2008,37(4):42-45.
被引量:5
10
何和明,冯夏雨,曾学平.
海南岛某些药用植物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分析[J]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8(2):150-154.
被引量:7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0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