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肿瘤》
CAS
2000年第11期483-484,共2页
China Cancer
同被引文献33
-
1高加蓉,徐剑铖,王卫东,向炎彬,刘禹莲,黄静.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临床综合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1(2):54-55. 被引量:22
-
2李启明,高加蓉,李宁,陈正堂,陈俊国.临床(本科)肿瘤学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研究[J].重庆医学,2005,34(5):787-788. 被引量:9
-
3方伟岗.恶性肿瘤转移早期检测的挑战与策略[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5):465-467. 被引量:16
-
4张曼华.肿瘤患者心理干预研究的现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6):487-489. 被引量:74
-
5刘衍琼,张辉文.临床肿瘤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J].卫生职业教育,2005,23(13):9-10. 被引量:2
-
6于洪升,赵淑芬,代爱国,程希国.提高临床肿瘤学教学效果的方法与途径[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6,42(2):178-179. 被引量:14
-
7赵东利,田少芳,李明众.在医学院校开设肿瘤学课程的重要性及必要性[J].西北医学教育,2006,14(4):351-352. 被引量:16
-
8张幸平,陈晓品,戴晓波,张菊.七年制学生临床肿瘤学科研能力培养的探索[J].医学教育探索,2006,5(12):1101-1102. 被引量:6
-
9石玉生,陈龙华.放射肿瘤学教学的几点体会[J].医学教育探索,2007,6(2):144-145. 被引量:10
-
10余刚,王莉,李昱,秦新月.医学教育中的RBL学习模式[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7,9(3):268-269. 被引量:8
引证文献7
-
1刘晓滨,邢丽娜.本科生放射肿瘤学教学浅谈[J].中国肿瘤,2005,14(9):597-598. 被引量:8
-
2孙贵银,周颦,梁后杰.我国医学肿瘤学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7,6(11):1048-1049. 被引量:12
-
3李启明,陈正堂,胡义德,刘彦.肿瘤学继续医学教育内容体系的思考[J].重庆医学,2007,36(21):2242-2243. 被引量:7
-
4薛妍,刘文超.多媒体技术在肿瘤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3):585-586. 被引量:4
-
5卢致辉,罗辉,陈丽,曾永林,余美剑.肿瘤学教学现状及改革探讨[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8,28(5):722-723. 被引量:3
-
6董慧明,姚廷敬,黄建康.肿瘤学教学的新思考[J].淮海医药,2012,30(5):463-464. 被引量:3
-
7康华峰,包兴,代志军,马小斌,林帅,刘小旭,王西京.医学教育中加强肿瘤学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7):718-721.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46
-
1张华,郑超.浅谈医学本科生的肿瘤放射治疗学教学[J].兵团医学,2010(3):63-65.
-
2赵艳芳.心理护理与治疗改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情绪的临床效果[J].现代养生,2014,0(22):111-111.
-
3周业琴,谭榜宪.医学影像专业放射肿瘤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7,22(5):506-508. 被引量:1
-
4周海燕,胡三韬,周彩虹.肿瘤专业人才培养教育实践的发展和设想[J].中国肿瘤,2008,17(9):745-748. 被引量:1
-
5杨镇洲,周人杰,饶叶俊.试论临床肿瘤学课程设立的意义及实习带教教员的选拔条件[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1):75-76. 被引量:3
-
6汪秀玲,胡春峰,宋强,徐凯.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师的教育及继续教育[J].医学教育探索,2009,8(3):315-317. 被引量:12
-
7庄莉,任宏轩.提高临床肿瘤学教学效果的新探索[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4):150-151. 被引量:15
-
8李启明,卓文磊,谢启超,陈正堂.临床肿瘤学继续医学教育内容与方法的改革[J].重庆医学,2009,38(19):2515-2517.
-
9周晋华.提高中西医结合本科临床肿瘤学教学效果的初步探讨[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12):207-207.
-
10李娅,张明,陈彦,杨毅,李文辉.多媒体技术在放射肿瘤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1):113-114. 被引量:13
-
1曾继泽,刘霄,周航.肿瘤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J].遵义医学院学报,2008,31(3):312-313. 被引量:1
-
2于大平,段勇,王子彤.Ⅲ期肺癌不同治疗模式的探讨[J].中华医学杂志,2009,89(29):2056-2058. 被引量:1
-
3蔡林波,山常国,罗燕琼,刘国君,张建.恶性胶质瘤外照射加X-刀推量的治疗模式的探讨[J].中国神经肿瘤杂志,2006,4(4):256-258.
-
4于大平,段勇,王子彤.Ⅲ期肺癌不同治疗模式的探讨[J].结核病与胸部肿瘤,2010(1):52-55.
-
5刘桂红,章龙珍.放射肿瘤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中国实用医药,2008,3(20):208-210. 被引量:4
-
6王新帅,秦岭,高社干.肿瘤学教学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0):324-324. 被引量:7
-
7董兰花,沈虹,潘文胜.消化道神经内分泌癌生长模式的探讨[J].实用肿瘤杂志,2008,23(2):121-125. 被引量:12
-
8贺红英,曾定元,谭广萍,曲晓力,韦露薇.Ⅰa2-Ⅰb1期仅有低分化高危因素宫颈鳞癌患者术后治疗模式的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7):1009-1011. 被引量:3
-
9李守新,王辨明,李崇渔.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IgH与TCRγ基因重排模式的探讨[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1995,3(2):212-214.
-
10王懿,路君娣,马贵平,郏弋萍,白冬琴,卢秀真,孙燕,刘小龙,张录,张信,帕提古力.阿布拉,徐芳,曹华.生物化学基础课程改革与教材开发研究的几点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21):128-129.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