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通过文本细读探究《鲜血梅花》中阮海阔形象的深层意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鲜血梅花》是余华写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一部小说.作品讲述了一代宗师阮进武之子阮海阔在母亲的要求下寻找杀父仇人的漫漫历程。在复仇途中,阮海阔巧遇了江湖两霸胭脂女和黑针大侠,帮助他们问到了各自的仇敌去向,并由此意外地凭借他人之手完成了复仇。作为贯穿整个叙事的主要行动者,主人公阮海阔是一个叙事符码。也是作者表达主题、传递思想的载体和工具.对解读作品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试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细致探究阮海阔的形象特征及其背后潜藏的深层意蕴.
作者
强睿
机构地区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教资料》
2013年第29期68-69,共2页
关键词
文本细读
鲜血梅花
形象特征
深层意蕴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何小勇.
非典型复仇——试析汪曾祺的《复仇》与余华的《鲜血梅花》[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6(1):57-62.
被引量:5
2
陈婵.
颠覆与回归——论《鲜血梅花》的叙事结构[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3):48-50.
被引量:2
3
石寒.
荒诞的人生寓言——《鲜血梅花》解读一种[J]
.理论与创作,2002(6):49-51.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6
1
王立.
新武侠:超越传统的复仇模式[J]
.浙江学刊,1999(2):119-124.
被引量:5
2
王立.
中西复仇文学主题比较[J]
.外国文学研究,1996,18(3):103-109.
被引量:17
3
温儒敏,赵祖谟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4
陈晓明著.表意的焦虑[M].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2
5
[美]韦斯坦因(Weisstein,U·) 著,刘象愚 译.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M].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
6
杨鼎川,汪曾祺.
关于汪曾祺40年代创作的对话──汪曾祺访谈录[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2):188-201.
被引量:27
共引文献
8
1
占爱群.
梅花已落,复仇无踪——浅析小说《复仇》和《鲜血梅花》对传统复仇小说的突破[J]
.小说评论,2009(S2):119-125.
被引量:2
2
柳应明.
余华小说的美学特征及修辞误区[J]
.新余高专学报,2007,12(4):44-46.
3
张宇宁.
反叛的维度——论余华小说《鲜血梅花》的反形而上学特征[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3,33(1):95-98.
4
高欣.
论余华小说中的荒诞与真实——以《现实一种》和《鲜血梅花》为例[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3(10):69-69.
5
韩舒昕.
论《鲜血梅花》的叙事结构与小说逻辑之间的关系[J]
.文教资料,2017(35):121-122.
6
沈杏培,薛晨鸣.
复仇母题的典型形态和演变逻辑——以鲁迅、汪曾祺和余华为中心的研究[J]
.社会科学,2021(10):163-171.
被引量:1
7
王杰.
漫游与寻找:余华小说《鲜血梅花》的一种解读方式[J]
.今古文创,2023(34):7-9.
被引量:1
8
李缙英.
余华情节“戏仿”的颠覆与消解[J]
.青年文学家,2015,0(7Z):14-15.
1
张永朝,孙宗明.
苹果枣在豫西地区的表现[J]
.北方果树,2000(4):36-36.
2
何致文,胡水清.
“虚伪”的真实——浅论余华的《鲜血梅花》与《古典爱情》[J]
.文教资料,2009(6):23-25.
被引量:1
3
杨海峰.
复仇的蛇[J]
.第二课堂(初中版),2010(6):52-55.
4
杨海峰.
复仇之蛇[J]
.优秀童话世界,2010(11):68-71.
5
张寒寺,小鱼,杜少君.
复仇代理乌龟君[J]
.学生天地(小学中高年级),2016,0(8):46-49.
6
汪新才.
一条勇敢的鱼——《自杀的鱼》赏析[J]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2009(1):85-86.
7
左秀芳,张国欢.
春天里——石家庄市育英小学蒲公英班春季叙事[J]
.河北教育(德育版),2015,0(6):24-24.
8
时红,易华锋,时英.
开发荣昌猪 发展“荣三元”[J]
.畜牧市场,2006(10):23-24.
9
胡汉升,方志宏,等.
安祖花栽培技术[J]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2(2):94-94.
10
黄茂富.
菌草是我县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不息资源[J]
.福建农业,2010(6):8-8.
被引量:1
文教资料
2013年 第2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