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节庆活动对地方文化的传承与推广——以苏州国际旅游节为例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节庆活动的意义集中体现在促进经济的增长,而在传承地方文化、彰显区域文化内涵、推广城市特色方面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鉴于节庆活动在传统文化保护传播方面的巨大潜力,本文以苏州国际旅游节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分析研究苏州国际旅游节对苏州文化的传承与推广情况,就节庆活动对地方文化的传承与推广提出针对性的意见。
作者
龚静
程德年
机构地区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出处
《知识经济》
2013年第24期61-62,共2页
Knowledge Economy
关键词
节庆活动
地方文化
传承
推广
分类号
G127 [文化科学]
F592.7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5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75
同被引文献
2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7
1
郭巍.
苏州国际旅游节城市旅游效应研究与思考[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28(10):949-951.
被引量:3
2
白洋,董林,杨丽,李晓东.
吐鲁番葡萄节旅游经济影响研究[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9(6):9-12.
被引量:3
3
刘扬,石培基,夏冰.
民俗节庆旅游的资源分析——以青岛民俗节庆旅游为例[J]
.生态经济,2010,26(8):155-157.
被引量:9
4
王燕妮.
我国地方性传统节庆文化品牌建设探析——以“恩施土家女儿会”为例[J]
.社会主义研究,2012(1):52-55.
被引量:6
5
王淑佳.
现代节庆中的传统文化传承研究以广州国际美食节为例[J]
.技术与市场,2013,20(4):181-182.
被引量:3
6
张海燕,王忠云.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运作模式研究[J]
.山东社会科学,2013(1):169-172.
被引量:116
7
周永广.
日本节庆活动对我国旅游节庆开发的启示[J]
.旅游学刊,2005,20(2):66-69.
被引量:42
二级参考文献
55
1
庄志民,赵睿.
系统视野中的上海节庆旅游资源开发[J]
.旅游科学,2000,14(4):27-29.
被引量:28
2
王晓丽.
大型节事活动对举办地开展都市旅游的影响[J]
.韶关学院学报,2009,30(2):100-103.
被引量:2
3
秦美玉.
旅游节庆及其文化性因素论析[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5):111-115.
被引量:39
4
郭铁民.
产业融合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认识[J]
.东南学术,2005(1):69-75.
被引量:22
5
宗晓莲,戴光全.
节事旅游活动中的文化表达及其旅游影响——国际东巴文化艺术节的旅游人类学解读[J]
.思想战线,2005,31(2):134-140.
被引量:30
6
刘锋.
新时期区域公共管理创新[J]
.中国行政管理,2002(5):39-41.
被引量:20
7
杨兴柱,陆林.
大型节事旅游基本特征及发展对策的初步研究[J]
.人文地理,2005,20(2):47-50.
被引量:53
8
戴光全,保继刚.
’99世博会对昆明城市形象的影响研究[J]
.人文地理,2006,21(1):29-33.
被引量:43
9
黄翔,连建功.
中国节庆旅游研究进展[J]
.旅游科学,2006,20(1):45-49.
被引量:75
10
戴光全,保继刚.
昆明世博会效应的定量估算:本底趋势线模型[J]
.地理科学,2007,27(3):426-433.
被引量:54
共引文献
175
1
钟华美.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理论分析[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20,0(4):421-426.
被引量:41
2
魏妮茜,项国鹏.
“双碳”背景下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生态体系构建——基于绍兴的实践探索[J]
.社会科学家,2022,37(5):38-44.
被引量:13
3
黄博雯,王欣睿,陈奇.
文旅融合下北川羌绣的传承与发展研究[J]
.旅游与摄影,2022(15):93-96.
被引量:2
4
李航,张慧.
国内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研究综述[J]
.当代旅游,2018,0(22):107-107.
5
陈亚通.
农村现代化转型视域下的村落特色文化研究——基于奉化市林家村“桃花笔会”的考察[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9(5):13-15.
6
季群华,许欣,朱睿.
旅游节庆对旅游城市目的地形象建设的推动作用[J]
.经济地理,2006,26(S2):28-30.
被引量:20
7
刘庆.
打造中国节庆品牌,吸引外国游人眼球——浅析中国旅游节庆活动[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0(12):178-179.
被引量:2
8
袁净,代鹤锋.
基于4C营销理论的武汉国际渡江节营销策略研究[J]
.资源环境与发展,2010,0(2):42-44.
被引量:1
9
朴松爱,郭婕.
我国乡村旅游节事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
.中国地名,2007(1):72-73.
被引量:5
10
李晓阳.
黑龙江省旅游业的发展新思维[J]
.商业研究,2006(4):199-201.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25
1
张渭.
道家、道教文化在旅游节庆开发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S1):72-75.
被引量:7
2
裴蓓.
我国地方节庆旅游现状与前景分析[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3(6):45-47.
被引量:16
3
蔡梅良.
论湖湘民间节庆文化在旅游经济活动中的作用[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9(2):150-154.
被引量:14
4
刘成伟.
旅游节庆开发模式初探[J]
.法制与社会,2008(27).
被引量:3
5
余青,吴必虎,廉华,童碧沙,殷平.
中国节事活动开发与管理研究综述[J]
.人文地理,2005,20(6):56-59.
被引量:64
6
薛洁,宋梅.
试论新疆民族节庆旅游的开发利用——以吐鲁番葡萄节为例[J]
.神州民俗,2007(8):57-59.
被引量:2
7
汪德华,胡赛珠,陈颖.
利用传统节庆文化 发展乡村旅游[J]
.乡镇经济,2007,23(12):41-43.
被引量:12
8
王雪芳.
民族旅游节庆开发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为例[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9(1):73-76.
被引量:7
9
张杨.
旅游节庆的开发管理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2008,5(14):133-133.
被引量:2
10
韩涛.
关于安康旅游节庆开发的思考[J]
.安康学院学报,2008,20(4):12-14.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1
1
刘婧,张培.
旅游节庆研究述评[J]
.特区经济,2016(12):135-13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周萍萍.
非正式制度对黑龙江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J]
.现代国企研究,2018,0(8):93-93.
1
林施旖,宁旭晖,刘周珏,张雪莹.
广州航海文化的传承和推广[J]
.广州航海学院学报,2016,24(4):42-44.
被引量:1
2
张远.
城市节庆旅游效应研究——以苏州国际旅游节为例[J]
.绿色科技,2011,13(8):235-237.
被引量:5
3
罗初业.
浅谈宾馆的经营特色[J]
.商情,2013(23):243-243.
4
陈佳慧.
创意彩船凸现生态旅游热[J]
.现代苏州,2008(9):94-95.
5
朱梅,汪德根.
苏州国际旅游节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8):766-768.
被引量:6
6
龚静.
旅游地居民对节事旅游影响的感知研究——以苏州国际旅游节为例[J]
.才智,2016,0(33):264-265.
7
郭巍.
苏州国际旅游节城市旅游效应研究与思考[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28(10):949-951.
被引量:3
8
一汽解放锡柴积极应对市场变化 厂商联手共谱新篇[J]
.企业管理实践与思考,2008(9):33-33.
9
郭巍.
苏州国际旅游节提升苏州城市旅游形象研究[J]
.中国商界:上半月,2012(8):164-165.
10
郭巍.
城市旅游形象及其标志性节庆活动主题创新研究——以苏州国际旅游节为例[J]
.思想战线,2013,39(3):149-150.
被引量:3
知识经济
2013年 第2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