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团体社会工作在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中的运用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团体社会工作让大学生在一个人性化的环境中接受和内化社会公德,是一种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可行形式。借鉴团体社会工作的尊重原则、互惠互助原则、个别化原则,可以丰富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价值体系。借鉴团体社会工作的社会目标模式、互惠模式和发展模式,可以增加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活力。
作者
李华伟
机构地区
洛阳师范学院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
2013年第11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团体社会工作
大学生
社会公德教育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1
1
李忠晓,王龙.
构建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培养体系[J]
.中国青年研究,2006(5):77-78.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5
1
林琼斌.
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探析[J]
.前沿,2007(2):70-72.
被引量:6
2
林琼斌.
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缺失分析[J]
.江西教育科研,2007(3):27-29.
被引量:13
3
史捷.
高职学生社会公德意识调查与分析[J]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0(1):69-71.
被引量:1
4
张坤.
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淡化的原因分析与对策探讨[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4,30(5):15-16.
被引量:1
5
黄玉娇.
培养大学生校园公德的途径[J]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6):29-31.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0
1
刘小新.
弗兰克尔的意义分析理论及其启示[J]
.中州学刊,2004(4):157-159.
被引量:11
2
刘金柱,宋静.
唐宋时期士人的家庭期待教育[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4,6(3):9-12.
被引量:1
3
史柏年.
学校社会工作:从项目试点到制度建设——以四川希望学校社会工作实践为例[J]
.学海,2012(1):90-93.
被引量:22
4
倪赤丹.
社会工作视野下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3(9):59-61.
被引量:7
5
涂桂华.
我国高校德育教育改革的挑战及其应对[J]
.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2017(2):266-268.
被引量:1
6
史立伟.
小组工作介入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
.思想教育研究,2017(3):117-120.
被引量:20
7
戴观波.
道德教育中的社会工作介入价值及途径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11):21-23.
被引量:3
8
张孟英.
警惕“温水煮蛙”现象——小议腐败的产生与防治[J]
.社会科学家,2006,21(S1):119-120.
被引量:1
9
张书明.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工作路径选择[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8):53-57.
被引量:10
10
王晓惠.
提高大学生德育教育实效性的对策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7(11):78-80.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3
1
李华伟.
大学毕业生社会心理压力及其应对方式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6):67-69.
被引量:1
2
李华伟.
当代大学生生活空虚化的现状分析[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7):63-65.
被引量:9
3
张元建.
小组工作介入高校德育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J]
.三峡高教研究,2019,0(4):16-18.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尚亚飞,尹明柴.
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精神追求的缺失与重构——由大学生“空心病”引起的思考[J]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19(4):48-52.
被引量:2
2
陈巍延.
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分析及思想引领[J]
.武夷学院学报,2020,39(10):100-105.
3
方煊.
大学生“空心病”的哲学治疗路径探讨[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21(12):13-15.
被引量:2
4
皮坚.
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高校加强大学生积极心理素质教育的路径探析[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22,43(2):90-93.
5
邓永光,王蕴澍,余成辉,吴铁钧.
注意偏向视角下考研学生的焦虑特征[J]
.校园心理,2022,20(4):292-296.
6
王新琦,寻知元,毛富强,王书哲,彭悦悦,闫耀征.
大学生森田神经质性格与抑郁症状的关系:负性情绪与空虚感的链式中介效应[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3,31(4):487-494.
被引量:1
7
彭嘉宁.
改进青少年空心病与生涯规划教育的策略研究[J]
.进展,2023(23):113-115.
8
王鑫.
手机成瘾对大学生体育参与及休闲、生活满意度的影响[J]
.体育科学研究,2023,27(6):14-23.
9
刘鑫,王一举,慕福芹,郑艺,许瑞雪,魏梦琦,岳沙沙,牛四方,翟金国,刘燕.
山东省两所高校大一新生焦虑抑郁症状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24,25(7):878-882.
10
姜红娟.
海南大学生存在空虚及其与依恋风格的调查分析[J]
.农家参谋,2018(15):170-170.
1
李扬.
团体社会工作与新时期高校研究生会的管理[J]
.中国科技信息,2005(24B):16-16.
被引量:3
2
王亚娟.
团体社会工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渗透[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36):329-329.
被引量:2
3
蔡翮飞.
团体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应用模式[J]
.科技信息,2009(24):54-54.
被引量:3
4
蔡翮飞.
团体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应用模式[J]
.山东省团校学报(青少年研究),2009(6):1-2.
5
李海燕.
浅析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教育中团体社会工作的运用[J]
.教育教学论坛,2012(36):12-13.
被引量:2
6
林文,元明(摄影).
谁道流年如霜[J]
.中学生博览,2013(23):18-21.
7
韩冬.
团体社会工作方法介入高校德育教育问题研究[J]
.科技信息,2012(19):5-5.
8
吴立保.
论研究生教育的尊重原则[J]
.中国高教研究,2008(10):38-40.
被引量:1
9
金娟淑.
用爱架起师生情感的桥梁[J]
.成才之路,2009,0(2):9-9.
10
毛国红,朱爱华.
教师口语中“尊重”原则的体现与运用[J]
.山东教育,2003(33):31-31.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
2013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