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研究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工学结合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文章从工学结合的理论分析入手,研究在工学结合的具体实施中,学校、企业、政府等三方的角色定位,同时为进一步深化工学结合内涵,探索高职院校应做的基础工作和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作者
赵春江
燕晓红
机构地区
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
出处
《继续教育研究》
2013年第12期49-51,共3页
Continuing Education Research
基金
2012年度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高职机械制造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究"(编号:NJSY12297)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工学结合
高职院校
应对措施
分类号
G710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1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20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5
1
丁金昌,童卫军,黄兆信.
高职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创新[J]
.教育发展研究,2008,28(17):67-70.
被引量:152
2
倪勇.
高职院校校企深度合作的路径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2011(3):72-74.
被引量:38
3
赵春江.
提升工科高职教师职业能力的对策[J]
.继续教育研究,2012(7):74-76.
被引量:5
4
刘晓欢.
对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内涵的再认识[J]
.教育与职业,2012(14):9-11.
被引量:25
5
龙承海,张军,文益民.
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研究综述[J]
.中国电力教育,2009(6):60-62.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41
1
鹿传宝,吴本国.
“半工半读,工学结合”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
.职业,2007(36):44-44.
被引量:2
2
戴晓星.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6).
被引量:6
3
刘淑芳,周明星.
走向和合:“后危机”时代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思维[J]
.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25(5):31-35.
被引量:4
4
周稽裘.
现代职业教育的工学结合和我省实践方式的制度分析[J]
.江苏社会科学,2007(S2):1-4.
被引量:3
5
吴蔚.
工学结合 勤工俭学 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记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座谈会[J]
.教育与职业,2005(25):20-21.
被引量:11
6
肖化移,李谨平.
工学结合的理性思考[J]
.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21(5):12-15.
被引量:104
7
张继军.
校企合作办学 工学结合育人[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20):19-19.
被引量:18
8
王有存,陈万强.
推进校办工厂改革 拓展工学结合路子[J]
.中国高等教育,2006(13):59-60.
被引量:7
9
陈解放.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期待[J]
.中国高教研究,2006(8):22-24.
被引量:181
10
周耕夫,李栋学.
工学结合:期待制度与法规的哺育——来自德国“职业教育合同”的启示[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31):5-7.
被引量:49
共引文献
220
1
荣侠.
基于《驻马店共识》的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
.质量与市场,2020(21):155-156.
2
李亚会.
中职生语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开放性微探[J]
.文存阅刊,2018,0(21):142-142.
3
金友鹏.
五年制高职校企合作下的运行保障制度研究[J]
.江苏社会科学,2010(S1):72-75.
被引量:6
4
孙萍.
浅谈高职校企合作中企业积极性的激发[J]
.职业教育(下旬刊),2013,0(8):92-94.
5
柴爽.
构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新机制及其可行性分析[J]
.中国投资(中英文),2013,0(S1):272-272.
被引量:1
6
缪华昌,王小娟,龚雪娟,王琴.
构建校企互动的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J]
.全国商情,2009(6):83-84.
被引量:4
7
张润卓.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问题及对策[J]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09(3):72-73.
8
钟加殿.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之探索——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思考[J]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2):73-77.
被引量:9
9
王丽娟.
浅析校企合作的运行保障机制[J]
.北方经贸,2009(12):136-137.
被引量:16
10
张俊英.
校企合作面临的机制建设问题及对策[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5(35):35-36.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4
1
贾格年,刘建林,刘端森.
高校教学质量提升中学生信息员的作用探析[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28(9):53-54.
被引量:5
2
穆晓霞.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长效机制的构建[J]
.职教论坛,2009,25(04Z):6-7.
被引量:10
3
刘井飞.
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实践研究——以盐城师范学院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为例[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4(1):105-108.
被引量:4
4
易新河,文益民,陈智勇.
我国校企合作研究二十年综述[J]
.高教论坛,2014(2):36-41.
被引量:154
引证文献
2
1
赵熹.
高职院校大学生如何做好学生信息员工作[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16):251-251.
被引量:1
2
陈丽.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长效机制的对策研究[J]
.宁夏教育,2014(8):22-24.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李宏.
新时代大思政格局下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的育人功能探析[J]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9,28(2):80-85.
被引量:4
1
彭泽立.
构建工作室条件下的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J]
.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2010(3):102-103.
被引量:6
2
张燕琴,李龙根.
学生顶岗实习与双师型教师培养结合研究[J]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2011(17):46-46.
被引量:4
3
张冰杰,霍玉文.
成人教育促进残疾人社会融合研究综述[J]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3,15(2):46-50.
被引量:2
4
武晓燕.
职业学校工学结合的运行机制[J]
.电子制作,2014,22(23):159-159.
5
高学强.
浅析高职课程改革和实践[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15):246-247.
被引量:1
6
王晚英.
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与专业实习相结合研究[J]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1):63-65.
被引量:11
7
丁艳.
中职旅游专业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研究[J]
.现代职业教育,2015,0(11):46-46.
8
刘艳蔚,孟文,汤受鹏.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理论的研究与探索[J]
.科技信息,2013(26):222-222.
被引量:1
9
王鹏,陈丽.
浅谈技工教育工学结合的构建[J]
.文学教育(中),2013(11):83-83.
10
夏德洋.
新时期高职教育工学结合过程中对师德建设的新要求研究[J]
.科教导刊,2012(36):12-13.
继续教育研究
2013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