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甘肃气象》
2000年第3期42-44,共3页
Gansu Meteorology
二级引证文献7
-
1王建兵.甘南高原雷暴的气候特征[J].干旱气象,2007,25(4):51-55. 被引量:31
-
2黄志凤,王军,黎峰,欧建芳.青海省雷暴日数分布及其气候变化趋势[J].青海气象,2013(3):51-55. 被引量:2
-
3李少伯.试论广播电视高山台站的雷电损害成因和防雷措施[J].甘肃科技,2013,29(17):69-70. 被引量:6
-
4李晓鹤,胡利平,赵宁,李侠,陈薇.近50年天水市雷暴日数的时空分布特征[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13):4007-4009.
-
5张生凤.广播电视高山台站的雷电损害原因及防雷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4,11(35):112-112. 被引量:3
-
6杨昱鑫,张友鹏.西部干旱沙漠地区接触网防雷仿真研究[J].电瓷避雷器,2016(5):48-53. 被引量:3
-
7黄志凤,张红亮,黎峰,王军.青海省雷暴日数分布及其气候变化趋势[J].气候变化研究快报,2021,10(5):421-429.
-
1王世称,成秋明,金若时.勘查地球化学工作述评[J].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89,19(1):63-66. 被引量:2
-
2王克冰.雷电与防护[J].山西电子技术,2003(5):33-34. 被引量:1
-
3吴劲松,任雪.1975年海城7.3级地震应急工作述评[J].防灾减灾学报,2013,29(1):79-82.
-
4言穆弘,华贵义,郭昌明.上海地区雷害调查及防雷机理探讨[J].高原气象,1996,15(3):342-349. 被引量:5
-
5言穆弘,张义军,华贵义.消雷器电晕电流的测量和理论分析[J].高原气象,1995,14(1):121-128. 被引量:1
-
6高锋,李明福.2004年气象服务工作述评[J].吉林气象,2004(4):11-13.
-
7聂德国,李厚生.我国地质矿产部门工业卫生工作述评[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992,2(3):31-35.
-
8张友文,刘光斌.关于雷电防护的一些认识[J].舰船电子工程,2006,26(5):31-33.
-
9在京22位防雷科技工作者《关于立即停止使用“消雷器”的建议书》[J].中国科技信息,1997,0(12):13-14.
-
10珍礼.消雷器真能消雷吗?[J].科技潮,1997,0(6):73-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