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民国时期皖西茶叶生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皖西茶叶虽然具有天然的优良品质,在民国时期茶叶生产的总体趋势却是下降的,但其间也不乏有上升的现象。设立皖西茶叶指导所、广泛推广茶叶改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皖西茶业的发展。但连年不断的天灾战祸、帝国主义列强势力的侵入、茶区赋税繁重以及茶农对茶树栽培和茶园管理的忽视迫使皖西茶业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
作者
徐立
丁以寿
机构地区
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
出处
《茶业通报》
2013年第4期174-177,共4页
Journal of Tea Business
关键词
民国时期
皖西
茶叶生产
影响因素
分类号
S571.1-09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8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6
同被引文献
2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4
1
张小坡.
近代安徽茶叶栽培加工技术的改良及其成效[J]
.中国农史,2011,30(2):40-49.
被引量:10
2
赵克生.
明清时期六安茶的上贡与贸易[J]
.皖西学院学报,2002,18(2):39-41.
被引量:4
3
施立业.
近代安徽茶业述论[J]
.安徽史学,1986(2):30-35.
被引量:8
4
许正.
安徽茶业史略[J]
.安徽史学,1960(3):1-16.
被引量:22
二级参考文献
68
1
汪敬虞.
中国近代茶叶的对外贸易和茶业的现代化问题[J]
.近代史研究,1987(6):1-23.
被引量:59
2
王力.
清末茶叶对外贸易衰退后的挽救措施[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5(4):75-82.
被引量:26
3
徐凯希.
近代湖北茶业改良述略[J]
.农业考古,2005(4):75-78.
被引量:4
4
陶德臣.
印度茶业的崛起及对中国茶业的影响与打击——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J]
.中国农史,2007,26(1):66-76.
被引量:22
5
王兴序.《安徽茶业之概况》[J].安徽建设,1929,(5).
6
《安徽皖西各县之茶业》[J].中国建设,.
7
张本国.《皖西各县之茶业》[J].国际贸易导报,.
8
.《皖南茶叶丰收》.《申报》,1935年3月1日.
9
张祖声.《关于祁红植制之一得》[J].茶声半月刊,.
10
《祁红茶业复兴计划》[J].国际贸易导报,.
共引文献
36
1
王珂,周新华.
民国茶广告浅探[J]
.包装世界,2019,0(1):67-68.
2
郑龙发.
1936年祁红运销纷争探微[J]
.安徽史学,2000(4):80-83.
被引量:10
3
许卫平.
中国现代方志学发展阶段探论(上)[J]
.中国地方志,2005(12):6-11.
被引量:1
4
陶德臣.
上海开埠与近代上海茶市[J]
.古今农业,1999(2):57-66.
被引量:7
5
蔡定益.
论明清时期浮梁的茶史茶文化[J]
.农业考古,2010(2):183-195.
被引量:12
6
张小坡.
近代安徽茶业产销格局形成过程中的交通因素[J]
.安徽史学,2010(5):84-92.
被引量:8
7
杨木庆,何善刚.
近代安徽茶叶的生产与发展态势探析[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0(2):35-40.
被引量:3
8
彭景涛,萧功秦,刘芳正.
承继与变革:民国时期上海徽州茶商近代转型的历史考察[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4):87-93.
被引量:12
9
关传友.
清代皖西地区的茶业[J]
.皖西学院学报,2012,28(3):42-47.
被引量:3
10
蒋文倩,丁以寿.
建国初期(1949-1966)安徽茶叶贸易特点[J]
.农业考古,2012(5):193-197.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25
1
陶德臣.
晋商与西北茶叶贸易[J]
.安徽史学,1997(3):40-44.
被引量:19
2
刘淼.
战前祁门红茶的海外销售与市场价格分析[J]
.中国农史,2004,23(4):57-66.
被引量:12
3
郑龙发.
1936年祁红运销纷争探微[J]
.安徽史学,2000(4):80-83.
被引量:10
4
刘淼.
民国时期祁门红茶贷款案与银企关系的建立——关于上海金融资本对周边产业经济之控制[J]
.安徽史学,2005(2):83-89.
被引量:9
5
梁仁志.
从“为民争利”到“与民争利”:1936年的祁红统制[J]
.中国农史,2008,27(2):58-68.
被引量:16
6
朱正业,杨立红.
试析民国时期皖西茶业的衰落原因[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6):16249-16250.
被引量:4
7
朱正业,杨立红.
民国时期皖西茶业改良述论[J]
.皖西学院学报,2009,25(4):63-66.
被引量:4
8
周筱华,程秉国.
民国时期徽商与茶叶对外贸易[J]
.黄山学院学报,2009,11(4):24-27.
被引量:10
9
魏本权.
茶叶产销合作与茶区乡村变迁:以民国时期皖赣茶区为例[J]
.古今农业,2009(4):94-103.
被引量:5
10
陈涛.
祁门红茶统制运销纠葛中的官商博弈探析[J]
.农业考古,2010(2):199-203.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陶德臣.
民国时期皖西茶叶贸易的衰败破产——皖西茶叶贸易史研究之二[J]
.皖西学院学报,2016,32(3):10-16.
被引量:4
2
王娜.
民国时期安徽茶业重点问题研究综述[J]
.中国茶叶,2022,44(8):72-76.
二级引证文献
4
1
陶德臣.
民国时期的皖西茶叶初级市场[J]
.皖西学院学报,2017,33(4):5-13.
被引量:1
2
鲍云飞,傅敏,高大鹏.
近三十年六安茶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皖西学院学报,2017,33(6):13-17.
被引量:2
3
刘燕.
探究民国时期茶贸易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影响[J]
.全国流通经济,2019(2):88-89.
4
王娜.
民国时期安徽茶业重点问题研究综述[J]
.中国茶叶,2022,44(8):72-76.
1
曹玉佩.
三大优势力推马铃薯产业发展[J]
.中国农资,2011(2):23-23.
2
王连锁,郭玲,潘铮.
种子的安全贮藏[J]
.中国农业信息,2004,16(11):35-35.
3
夏文荣.
抗旱耐盐优质小麦新品种及节本增效栽培技术的研究[J]
.农业网络信息,2007(9):182-183.
4
郑海燕.
玉米高产栽培关键技术分析[J]
.农业与技术,2015,35(11):113-113.
被引量:4
5
张洪梅.
温室大棚因气象条件不适出现异常应如何应对[J]
.农民致富之友,2011(3):45-45.
被引量:1
6
徐智.
节水工程实施后排水工程的地位与作用[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18):46-47.
7
曾雄生.
宋代的早稻和晚稻[J]
.中国农史,2002,21(1):54-63.
被引量:12
8
张冬仙,乐美旺,熊永鹏.
武宁黑芝麻选及栽培要点[J]
.江西农业科技,1990(3):21-22.
9
矮壮素(CCC)在小麦防止倒伏和增产中的作用[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5,11(2):44-49.
10
哈斯.
2007年春季内蒙古地区气候影响评价[J]
.内蒙古气象,2007(4):28-28.
被引量:1
茶业通报
2013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