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宿命式”的回归——浅论《古船》中人物的流浪之旅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过程确实给人们呈现出这样一种“离家”与“归家”的趋势。(《古船》无论是叙事方式还是对于历史故事的重塑,明显都是“家族化”的,是一种对于“家”的回归倾向。作品中人物的离家之后的“回归”结局,我们不妨把这理解为某种“宿命式”的结果,表现为虚实两条线索。一方面,整个文学叙述的“归家”趋势潜在地影响到文本中人物出走命运的预设;另一方面.隋见素的被迫离家而最终又不得不回家的命运,其过程本身的被动性和延宕性已经显现出部分的决定性。由此,隋不召自由、自主的出海远航之旅与隋见素被迫无奈的离家奋斗之程,最后作者给了同样的“归家”的“宿命式”结局,一切仿佛都是命中注定。
作者 陈祥彩
出处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3年第11期95-97,共3页 Aesthetic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14

  • 1李庆西.寻根:回到事物本身[J].文学评论,1988(4):14-23. 被引量:80
  • 2莫言.自述[J].小说评论,2002(6):28-32. 被引量:30
  • 3杜赞奇 王先明译.《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48-49、61页.
  • 4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三联书店,1998年.第45页.
  • 5孟真.万恶之原[J].新潮,1919,1(1).
  • 6甘阳.《八十年代文化讨论的几个问题》,载《文化:中国与世界》第1辑,三联书店1987年版.
  • 7吴贯因.《改良家族制度论》[J].载《大中华》,1914,1(3).
  • 8孙中山:《三民主义》,《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99、800页。不过,孙中山把中国专制君主制下的考试权和监察权理解为与君权是完全独立的,显然并不尽符合史实,至多是相对地独立于君权。
  • 9奠言:《奠言文集·卷一》(红高粱》.第12页,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
  • 10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论小说与小说家》·第167、96页,瞿世镜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同被引文献8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