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0年第12期33-34,56,共3页
Science & Technology Review
二级参考文献7
-
1王丽雪,李荣富,张福仁.葡萄枝条中蛋白质、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与抗寒性的关系[J].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1996,17(1):45-50. 被引量:93
-
2袁玉欣,王颖,裴保华,贸旭光.低温诱导对紫穗槐、刺槐抗寒性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1996,20(1):65-73. 被引量:16
-
3王淑杰,王家民,李亚东,马秀华.氧化酶活性与葡萄抗寒性关系的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6,18(2):35-38. 被引量:13
-
4刘国华.桉树抗寒生理指标的筛选研究[J].植物研究,1997,1(3):5-10.
-
5王荣富.植物抗寒指标的种类及其应用.植物生理学通讯,1987,(3):49-55.
-
6张国珍,肖向阳.八种引种草坪植物的抗寒性比较研究[J].植物研究,1997,17(2):200-206. 被引量:28
-
7莫力根,刘棣宁,孙庆林.不同抗寒品种葡萄叶片中氨基酸累积的差异[J].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1992,13(2):8-12. 被引量:8
共引文献6
-
1黄振平.科教兴国:呼唤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J].职业教育研究,2004(S1):10-11.
-
2黄日强,邓志军.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26(2):62-66. 被引量:8
-
3张文松,郝宏兰.论高等教育“大众化”[J].中国软科学,2000(3):30-33. 被引量:4
-
4徐霄红.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准市场化的办学思路[J].职业技术教育,2000,21(22):18-19. 被引量:2
-
5朱鹤卿,曹晔.澳大利亚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体系及其借鉴[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5(5):37-40. 被引量:2
-
6顾洪娟.辉山BTEC班《牛场经营与管理》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探索[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8(5):12-14.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27
-
1刘启娴.高职发展模式初探[J].教育研究,1998,19(7):51-55. 被引量:26
-
2陈永明.日本职教发展的特点与改革趋向[J].全球教育展望,1998,28(3):7-12. 被引量:9
-
3马庆发.德国高等职业教育面面观[J].全球教育展望,1998,28(3):13-18. 被引量:23
-
4吴忠周.美国高等职业教育特点探索[J].全球教育展望,1998,28(4):55-60. 被引量:16
-
5杨武星,谭移民.澳大利亚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与培训[J].全球教育展望,1997,27(2):60-65. 被引量:16
-
6张玉琴,赵晓凤.日本教师现职研修制度改革研究[J].日本问题研究,2005,19(2):31-34. 被引量:8
-
7姜大源 ,刘立新 .(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法(BBiG)[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1(35):56-62. 被引量:77
-
8穆小燕,王传捷.日本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特点及启示[J].日本问题研究,2006,20(2):32-36. 被引量:26
-
9牛晓燕.德国职教师资培养体系及其特点[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3(9):33-35. 被引量:36
-
10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室编辑.日本职业技术教育研究[Z].保定市第六中学印刷厂,1984.101,102.
引证文献6
-
1张伏力.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发展模式[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7(1):41-43. 被引量:4
-
2胡晓文.欧美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特点及启示[J].南昌高专学报,2010,25(1):127-130. 被引量:11
-
3胡晓文.国际比较对我国五年制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启示[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2):87-92. 被引量:5
-
4朱正堂.澳大利亚TAFE体系在职业教育和培训中的引进和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8):16-16. 被引量:4
-
5黄日强,邓志军.当代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2(3):81-84. 被引量:5
-
6周耀华.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及我们的对策建议[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2,11(4):11-13.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38
-
1王兆林.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探析[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2(5):71-76. 被引量:6
-
2王兆林.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探析[J].教育与现代化,2004(4):72-77. 被引量:3
-
3景宏华,魏江南.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因探析[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4):55-57. 被引量:2
-
4陈亚鸿.新时期高职教育科学发展的对策研究[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6,10(4):59-62. 被引量:3
-
5任聪敏.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综述[J].职业技术教育,2007,28(4):12-16. 被引量:18
-
6任聪敏.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综述[J].教育与职业,2007(18):18-20. 被引量:21
-
7任聪敏.近二十年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4(8):50-53. 被引量:42
-
8刘永弘.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1):57-58. 被引量:3
-
9胥传孝.经验与理念——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体系公共政策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0(1):117-124. 被引量:4
-
10陈红,李玉春.高职教育规律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9(23):8-10. 被引量:3
-
1沃斌峰.澳大利亚TAFE学院教师专业化的举措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9,36(5):92-96. 被引量:14
-
2林雪.浅谈澳大利亚TAFE学院专职教师的培训[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2,28(7):78-79.
-
3联合办学——学院发展的契机 上海国际经济技术进修学院[J].成才与就业,2004(4):39-39.
-
4澳大利亚TAFE学院与大学毕业生的比较[J].世界教育信息,2002,15(9):8-10. 被引量:1
-
5莫玉婉,莫春雷.澳大利亚TAFE学院高职教师资格标准探析[J].纺织教育,2011,26(2):169-172. 被引量:1
-
6杨虹.澳大利亚创业教育浅析[J].文教资料,2009(12):72-74. 被引量:4
-
7勤学自立 齐家强国——记上海国际经济技术进修学院[J].成才与就业,2003(16):10-11.
-
8党涵.澳大利亚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的经验与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12,33(12):76-77. 被引量:10
-
9张林华.感受澳洲[J].江西教育(教学版)(B),2005(4):13-13.
-
10黄日强 ,万福恩 ,王平风 .澳大利亚TAFE学院的课程设置[J].职教论坛,2005,21(05S):59-61. 被引量: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