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微胶囊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益生菌作为一种有益菌在生产实际中已被广泛应用,但在使用中受温度、压力会对益生菌的活性造成较大损失。而且各种高浓度微量元素的存在,同样会对益生菌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另外益生菌必须通过胃环境以大量的存活菌到达肠道并定居于肠黏膜上才能发挥其生理功能,由于胃酸的杀菌作用,益生菌的活菌数在此过程中也会大幅度下降。很难有足够的活菌数量到达肠道或定植肠道而发挥作用。为提高益生菌的稳定性,保持益生菌中活菌的数量和活力,使之在动物体内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微胶囊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
李亚杰
张健梅
机构地区
广州市花都区赤坭畜牧兽医站
出处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3年第10期177-178,共2页
关键词
益生菌
微胶囊
研究进展
分类号
S816.7 [农业科学—饲料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1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98
同被引文献
2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9
1
郝红,梁国正.
微胶囊技术及其应用[J]
.现代化工,2002,22(3):60-62.
被引量:87
2
刘学贤.
微胶囊技术与应用[J]
.中国禽业导刊,2003,20(20):25-27.
被引量:11
3
黄文,王益,谭军.
饲用微生物添加剂的微胶囊包被研究[J]
.粮食与饲料工业,2002(7):24-25.
被引量:8
4
Sun Y L,Ma X J,Zhou D B. Normalization of diabetes in spontaneous diabetic cynomologus monkey by xenografts of microencapsulated porcine islets without immunosuppression[J].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1996,(06):1417-1422.
5
王勇,解玉冰,马小军.
壳聚糖/海藻酸钠生物微胶囊的研究进展[J]
.生物工程进展,1999,19(2):13-16.
被引量:88
6
马黎,郭荣富,尹忠民.
微胶囊技术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J]
.中国饲料,2004(16):28-30.
被引量:1
7
Prakash S;Chang T.查看详情[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ificial Organs2000(07):429-435.
8
于炜婷,雄鹰,刘袖洞,王为,谢威扬,马小军.
海藻酸钠-壳聚糖微胶囊作为肠道内生化微反应器的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4,25(7):1381-1383.
被引量:16
9
丁庆华,张钧利,张雨,冷新风.
微胶囊包被耐药微生态制剂肉用仔鸡饲养试验[J]
.饲料工业,1999,20(6):15-15.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31
1
薛伟明,于炜婷,刘袖洞,贺欣,王为,马小军.
载细胞海藻酸钠/壳聚糖微胶囊的化学破囊方法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4,25(7):1342-1346.
被引量:63
2
马小军,解玉冰,周丽,虞星炬,袁权,李昌臣,郝莉,贺欣,孙绵方.
APA生物微胶囊的制备条件与膜强度的关系[J]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1995,16(4):156-157.
被引量:14
3
雍国平.
食品调味香料的微胶囊技术[J]
.中国调味品,1995,20(11):2-3.
被引量:11
4
孙多先,王海千.
环氧乙烷灭菌化学指示器变色速率的研究[J]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1995,14(1):22-27.
被引量:2
5
冯亚强,薛恒平.
芽胞杆菌微生态制剂的应用进展[J]
.中国饲料,1995(10):8-10.
被引量:41
6
吴文蕴.维生素A喷雾包裹工艺的研究[J].医药工业,1986,(6):77-81.
7
吴东升,金磊.
食品工业中的喷雾干燥法微胶囊化[J]
.食品工业科技,1997,18(1):78-82.
被引量:50
8
Li Q,Biomat Art Cells Immob Biotechnol,1993年,21卷,3期,391页
9
Ma X,Biotech,1992年,22卷,1期,43页
10
Prakash S., Chang T. M. 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ificial Organs[J], 2000, 23(7): 429-435
共引文献
198
1
徐飞海,王士斌,黄晓楠,翁连进.
海藻酸钙-几丁聚糖微胶囊的形态与粒径[J]
.膜科学与技术,2006,26(6):12-16.
被引量:3
2
于炜婷,雄鹰,刘袖洞,王为,谢威扬,马小军.
海藻酸钠-壳聚糖微胶囊作为肠道内生化微反应器的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4,25(7):1381-1383.
被引量:16
3
张国栋.
壳聚糖-海藻酸钠微胶囊对布洛芬的缓释作用[J]
.生物技术世界,2012,9(2):32-33.
被引量:2
4
黄洪,司徒粤,胡剑峰,梅慈云,陈焕钦.
蜜胺树脂微胶囊膜的制备及传质[J]
.化工进展,2011,30(S2):224-229.
5
董瑜,田华,冯超,袁会珠,张成省,孔凡玉.
15%甲霜灵微胶囊缓释剂制备及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效果[J]
.植物保护学报,2015,42(3):396-403.
被引量:11
6
段小红,徐可为.
微囊化基因工程细胞研究进展[J]
.药物生物技术,2004,11(3):199-202.
7
韩龙龙,张幼珠,尹桂波.
再生丝素蛋白/海藻酸盐包药微胶囊的结构与释药性能[J]
.精细化工,2004,21(7):521-524.
被引量:9
8
刘剑萍,黄永秋,徐昌曦,刘应应.
微胶囊防晒剂的研制[J]
.化工新型材料,2004,32(7):46-48.
被引量:9
9
杜巍,华泽钊,李保国,高才,高建成.
高压静电场制备蛋白类物质微胶囊的研究(二)[J]
.食品科学,2004,25(7):32-36.
被引量:5
10
祝战斌,马兆瑞,李元瑞.
微胶囊技术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
.四川食品与发酵,2004,40(3):8-11.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24
1
张小飞,杨倩.
几种黏膜免疫佐剂对鸡小肠IgA分泌细胞的影响[J]
.畜牧兽医学报,2007,38(1):96-100.
被引量:17
2
黄冠庆.
微胶囊化技术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J]
.广东饲料,2007,16(2):33-35.
被引量:1
3
王继凤,李芙燕,陈耀星,王子旭,呙于明.
丁酸钠对肉鸡小肠黏膜免疫相关细胞的影响[J]
.动物营养学报,2008,20(4):469-474.
被引量:36
4
晏家友,贾刚,王康宁,王立志.
缓释复合酸化剂对断奶仔猪消化道酸度及肠道功能的影响[J]
.畜牧兽医学报,2009,40(12):1747-1754.
被引量:41
5
李金敏,张志焱,张菊,李伟,苗岚飞,谷巍.
微生态制剂替代饲用抗生素对肉鸡生产性能及肠道结构影响[J]
.饲料广角,2013(2):18-19.
被引量:11
6
秦占科,许芸.
葡萄糖酸替代饲用抗生素对黄羽肉鸡免疫机能的影响[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13(4):69-70.
被引量:2
7
朱晓磊,祁凤华,黄金涛,陈宏,吴恒晔.
百里香精油对麻花鸡生长性能及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J]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1(1):43-47.
被引量:25
8
陈茂彬,叶芸.
浅谈微胶囊技术及其在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J]
.粮食与饲料工业,2000(9):34-35.
被引量:4
9
刘洋,臧素敏,李同洲,杨静,郭建军,赵伍祥.
肉桂醛对肉鸡肠道菌群、肠道结构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J]
.中国畜牧杂志,2013,49(13):65-68.
被引量:28
10
林映才,陈建新,蒋宗勇,郑黎,杨晓建,张振斌,余德谦.
复合酸化剂对早期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肠道形态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J]
.养猪,2001(1):13-16.
被引量:76
引证文献
1
1
陈文忠,李英英,张谋炎,庄晓东,郭庆.
“精油+有机酸”复合微胶囊制剂对肉鸭免疫指标、肠道组织形态和盲肠菌群的影响[J]
.饲料工业,2023,44(1):44-5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张作栋,王丽莎,张海棠.
丁酸梭菌对肉鸡生产性能、免疫力、小肠黏膜形态和盲肠菌群的影响[J]
.饲料博览,2023(3):1-8.
被引量:2
2
郑琳,魏炳栋,滑峰.
缓释包被饲用抗生素替代品在畜禽生产中的研究进展[J]
.经济动物学报,2024,28(2):86-95.
1
董任彭,金红燕.
微生态制剂治疗对虾幼体疾病二例[J]
.科学养鱼,2004,26(6):50-50.
2
苏绍辉.
益生菌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J]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3):116-117.
被引量:13
3
刘一尘,张谦,何明清.
益生菌剂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方向[J]
.饲料广角,2002(21):23-26.
被引量:9
4
李春,张丹,张兰威,于维军.
两株降胆固醇球菌生长条件的研究[J]
.现代食品科技,2005,21(4):28-30.
被引量:5
5
王之盛,况应谷,任守国,蔡景义,周安国.
纳米氧化锌对仔猪生产性能和粪便微生物群落的影响[J]
.中国畜牧杂志,2006,42(9):22-24.
被引量:15
6
张读朴,彭飞,乌斯满江,黄炯,张玉红,刘淑梅,赵海源,王洪巧.
不同保存温度对布氏菌病活疫苗(S2株)细菌存活的影响[J]
.兽医导刊,2013(12):73-74.
7
张正,李彬,王印庚,廖梅杰,王岚,荣小军.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池塘养殖半滑舌鳎消化道菌群的结构特征分析[J]
.水生生物学报,2015,39(1):38-45.
被引量:23
8
徐基利,许丽.
不同乳酸菌及其添加水平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免疫机能和肠道结构的影响[J]
.动物营养学报,2011,23(11):1976-1983.
被引量:45
9
卢小平.
筛选乳酸杆菌优良菌株的研究[J]
.中国饲料,2001(9):21-22.
被引量:6
10
萨仁娜,张琪,谷春涛,佟建明.
TS-01芽孢杆菌对低pH耐受性研究[J]
.饲料研究,2006,29(6):31-32.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3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