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逃离“精神共和国”——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莉莉”的悲剧命运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美国女作家伊迪丝·华顿的著作《欢乐之家》描绘了一位处在上层社会边缘的女性——莉莉的悲剧命运。从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视角来看,莉莉作为男权社会的"装饰品""边缘人"和"他者",自我救赎的方式只能是"逃离"。通过一次次看似矛盾的"逃离",莉莉逃出了奢华的"欢乐之家"和伪善的"精神共和国"。她真正逃离了男权世界,挣脱父权制对女性的束缚,最终到达精神自由的彼岸——真正的"精神共和国"。
作者
吴洁
机构地区
江苏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大学英语部
出处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3年第11期58-60,共3页
Modern Chinese
基金
江苏省教育厅2011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项目编号:2011SJB740013
关键词
伊迪丝·华顿
莉莉
精神共和国
欢乐之家逃离
分类号
I512.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7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5
1
潘建.
莉莉·巴特:男权社会的牺牲品[J]
.外国文学研究,2000,22(1):126-130.
被引量:15
2
伊迪丝.华顿.《豪门春秋》,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75页.
3
胡军.
在绝望中抗争,在虚无中建构——论女性小说中的“逃离”意识[J]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8(1):86-89.
被引量:5
4
封金珂.
重审《欢乐之家》中莉莉·巴特的悲剧[J]
.外语教学,2007,28(6):67-70.
被引量:6
5
杨春红.
电影创作中的宗教意识及其对电影艺术的影响——以二战后好莱坞电影为例[J]
.艺术百家,2012,28(6):220-221.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27
1
董靖历.
百合花的凋谢——论《欢乐之家》中莉莉的悲剧结局成因[J]
.电影评介,2007(5):97-98.
被引量:1
2
周丽华.
寂寞将何言——张爱玲与伊迪丝·沃顿及其作品中人物边缘地位之比较[J]
.国外文学,1998(4):114-120.
被引量:10
3
薛小惠.
《欢乐之家》中莉莉·巴特的崇高美[J]
.外语教学,2004,25(5):64-66.
被引量:9
4
潘建.
美国作家伊迪丝·华顿研究述评[J]
.外国文学研究,2002,24(1):161-164.
被引量:33
5
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1998..
6
[法]萨特 郑恒雄 陈鼓应 译.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A]..“存在”文学与文学中的“存在”[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7
伊迪丝·沃顿:《欢乐之家》,赵兴国、刘景堪译,译林出版社,1995年版,第7、5、140、180、9、27、327、327页.
8
Cynthia Griffin Wolff,A Feast of Words:The Triumph of Edith Wharton,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p. 432.
9
Marilyn French,Introduction of The House of Mirth,New York,Berkley Books,1981,p. xxxiii.
10
刘慧英:《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文学中男权意识的批判》,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29页.
共引文献
26
1
王红霞.
影响斯佳丽与蓓基性格和人生选择的环境因素[J]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25(4):85-87.
被引量:1
2
郭向宇.
从“被看”到顺从——对《包法利夫人》一种女性主义的解读[J]
.作家,2012(12):83-84.
被引量:2
3
孟维娜.
美丽与哀愁——消费文化语境中的丽莉和梅[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33(6):19-20.
4
史红.
论莫里森文学创作中的逃离母题[J]
.芒种,2012(16):57-58.
5
吕晓英.
难觅和谐——当下女性小说两性关系描写的缺憾[J]
.南方文坛,2004(5):39-42.
被引量:3
6
吕晓英.
女作家视野中的两性关系[J]
.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3):119-123.
被引量:1
7
吴洁.
追寻心灵的自由——解读伊迪丝·华顿《欢乐之家》中的女性“逃离意识”[J]
.现代企业教育,2007(07X):84-85.
8
孔丽霞.
美国梦:美梦抑或噩梦?——莉莉·巴特与嘉丽妹妹的对比研究[J]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20(3):60-61.
9
朱丽萍.
《欢乐之家》中的自然主义[J]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24(2):29-31.
10
章学文.
《罗马热病》中针织的象征意义[J]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8(3):101-102.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5
1
陈思.
艾丽丝·门罗的《逃离》与女性主义批评研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30(10):24-25.
被引量:4
2
梁艳.
逃往何处——艾丽丝·门罗的《逃离》中的“逃离”主题探析[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28(4):120-121.
被引量:10
3
黄芙蓉.
艾丽丝·门罗小说中的婚姻暴力与女性成长意识[J]
.当代外国文学,2013,34(4):98-104.
被引量:30
4
于景梅.
逃无可逃的人生困境——艾丽丝·门罗《逃离》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6(4):142-144.
被引量:5
5
庄园.
女性意识的觉醒与成长——爱丽丝·门罗《逃离》的女性主义解读[J]
.才智,2014,0(10):276-276.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周小玲.
艾丽斯·门罗《逃离》的女性主义解读[J]
.芒种(下半月),2017,0(8):55-5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宋佳静,卢敏,肖雯,张嘉容.
《爱的进程》叙事及审美价值探析[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21(6):189-191.
1
杜娟.
“精神共和国”的追寻之路[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4(11):32-33.
2
张莉.
精神共和国的追逐者——《豪门春秋》中三位女性命运解读[J]
.大家,2011(6):47-48.
3
谢遐均.
从空间角度看“欢乐之家”中女主角悲剧命运的必然性[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5(6):99-102.
4
阎爽,赵勇.
妥协还是抗争——试析《欢乐之家》女主人公莉莉·巴特的延宕[J]
.山东文学,2007,0(10):85-85.
被引量:1
5
邱春晖.
时代的挽歌——解读王安忆的《长恨歌》[J]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5,7(1):29-30.
6
贾玉洁.
伊迪丝·华顿在《欢乐之家》中对话语权的探索[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23(8):44-46.
7
罗婷,丁伊莎.
海峡两岸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之比较[J]
.湖南社会科学,2003(6):135-138.
8
贺超.
论柳如是诗词创作的女性心理[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23(4):58-60.
9
何晓波.
《欢乐之家》中自然主义的理性解读[J]
.参花(上),2014(3):142-142.
10
高洁.
自然主义视角下《欢乐之家》中莉莉·巴特的悲剧性命运[J]
.北方文学(中),2015,0(2):41-42.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3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