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感悟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致使学生在学习散文时会感觉文章不完整,不能轻易理解作者的创作目的,致使散文教学成为一个难点,而散文华丽的辞藻和巧妙的手法又决定了散文在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地位,如何有效地进行散文教学逐渐成为语文教师的热点话题。
作者
刘尊珍
机构地区
江苏省沛县朱王庄中学
出处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2013年第12期51-52,共2页
Modern Chinese
关键词
教学感悟
散文教学
书屋
创作目的
语文教学
热点话题
语文教师
文章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2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2
1
王瑶.
论鲁迅的《朝花夕拾》[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21(1):3-16.
被引量:28
2
胡红.
成长困境的寓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题别解[J]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6(5):37-40.
被引量:2
3
张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J]
.中学语文教学,2002(7):42-43.
被引量:4
4
王家康.
儿童成长故事中的两种视角——《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成人和儿童的反向叙事[J]
.语文建设,2002(1):24-25.
被引量:4
5
杨剑龙.
“从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论鲁迅的《朝花夕拾》[J]
.鲁迅研究月刊,2001(4):40-46.
被引量:4
6
金红.
心灵的落英——《朝花夕拾》的创作心态漫议[J]
.鲁迅研究月刊,2005(2):69-73.
被引量:4
7
王宁宁,耿如江.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题意蕴再分析[J]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24-27.
被引量:3
8
钱理群.
如何读与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J]
.语文学习,2008(11):57-62.
被引量:11
9
张伟平.
多维视角下的经典作品阅读——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J]
.新课程研究(下旬),2008(12):172-173.
被引量:1
10
陈万太.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实录[J]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09(2):67-69.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谢守成,刘丹泠.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研究综述和教学建议[J]
.中学语文教学,2015(4):55-62.
被引量:5
2
陈泽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策略改进研究——以杜威“从做中学”理论为视角[J]
.内蒙古教育,2020,0(2):97-99.
二级引证文献
5
1
王诗琳,徐鹏.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系统的价值取向演变研究[J]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6,0(6):25-26.
2
郭杰.
儿童世界的童趣,成人世界的意义——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的解读[J]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1(14):60-61.
被引量:1
3
周庆玲.
踩着学生的节拍解读课文--以人教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J]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1(22):118-119.
4
朱崇科,陈沁.
情感结构与多重转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主体跳跃[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5(2):37-43.
被引量:1
5
魏晓晓.
单篇课文教学与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价值研究——以《朝花夕拾》为例[J]
.科教文汇,2024(14):165-168.
1
潘正达.
当前学校教育对学生惩罚问题的思考[J]
.课外阅读(中),2013(4):146-146.
2
徐华江.
学校教育应保护好儿童美好的天性——《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文化反思[J]
.林区教学,2006(8):12-13.
3
万发金.
谈电教媒体在提高学生语文素质中的作用[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12(S1):95-96.
4
张彪.
把语文课堂“翻转”过来——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改进为例[J]
.中国教师,2015(6X):41-45.
5
钮烨烨,陈亚芬.
从“三味书屋”到“百草园”——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J]
.山东教育,2005(11):61-61.
6
李庆有.
《杜甫诗两首》教学设计[J]
.学语文,2011(4):18-20.
7
潘茜银.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有妙招[J]
.快乐阅读(中旬刊),2012(10):126-126.
8
樊颖.
导而弗牵,开而弗达——对语文新课程理念的思考与实践[J]
.宣武教育,2006(1):35-38.
9
韩念依.
让岁月记住这份别样的爱[J]
.初中生学习指导(八年级提升版),2017,0(1):65-66.
10
冯薇.
唐林:寻找遗失的美好[J]
.当代职校生,2016,0(3):22-23.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2013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