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政策的国际比较
被引量:5
The Power of Intelligence NetworkHong
摘要
对各国技术创新政策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
出处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5-87,共3页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同被引文献50
-
1蒋铁柱,杨亚琴.构建完善的科技创新政策支持体系——北京、上海、深圳三地科技创新模式比较[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1(3):5-14. 被引量:45
-
2卜海.风险企业与技术创新——兼论国外对风险企业的扶持对我国的启迪[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1,17(5):52-55. 被引量:3
-
3顾新一,许庆瑞,陈劲,朱祖平.技术创新的财政、金融政策与量化分析模型[J].管理工程学报,1993,7(3):133-139. 被引量:6
-
4周仁仪.谈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新来源——信用担保资金[J].企业经济,2004,23(10):97-98. 被引量:2
-
5王立军.美国的科技立法策略与技术转让制度[J].科技进步与对策,1998,15(6):60-61. 被引量:3
-
6李文鹣.政府对中小企业创新的资助模式的中外比较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5,25(1):94-98. 被引量:12
-
7汪莹,王娅莉.中美日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的演进过程及规律[J].科技管理研究,2005,25(6):25-27. 被引量:2
-
8尚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J].中国软科学,2005(7):1-3. 被引量:35
-
9王一鸣,王君.关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几个问题[J].中国软科学,2005(7):10-14. 被引量:219
-
10周雪梅.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中国软科学,2004,(3):5-6.
引证文献5
-
1梅强,赵观兵,万武.区域技术创新创业政策与工具的经验借鉴[J].科技与经济,2004,17(3):19-22. 被引量:3
-
2曹阳,李林.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促进机制及政策分析[J].中国科技产业,2006(8):68-70. 被引量:5
-
3岳宝宏,王化成,谢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投资体制研究——从“支持模式”到“投资模式”的转变[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28(9):59-64. 被引量:4
-
4毛冀.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发展[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26(2):172-174. 被引量:3
-
5邵华.美国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经验及启示[J].商业时代,2014(28):108-109.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20
-
1赵睿,李波,陈星星.基于文本量化分析的金融支持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区域比较研究[J].中国软科学,2020(S01):155-163. 被引量:20
-
2陈洪锦.“老虎”在吃人[J].瞭望,2002(35):54-54.
-
3郝利,张树平.对我国农业企业孵化器建设的思考——以沈阳辉山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为案例[J].科技与经济,2006,19(6):30-32.
-
4潘灵桥,曾繁荣.现有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对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制约与对策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8,27(3):145-147.
-
5杨志兵,喻金田.面向自主创新的政企联动方式及其选择[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8-31. 被引量:1
-
6庞智强,张廖.甘肃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分析[J].科技与经济,2009,22(4):23-26. 被引量:6
-
7岳宝宏,周飞跃.中小软件企业的融资问题与政府支持——源于建立区域软件园的思考[J].工业技术经济,2009,28(9):30-32. 被引量:1
-
8顾丽琴,邱佳韵,曹春阳.江西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现状分析:成效、问题及策略[J].金融教育研究,2011,24(5):10-16. 被引量:1
-
9张美琦.基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申报的科技查新实践与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29):119-122. 被引量:1
-
10傅利平,王向华,王明海.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综述[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1,27(6):8-13. 被引量:5
-
1徐新明.15个副省级城市2004年主要经济指标综合比较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05(40):25-28. 被引量:1
-
2小新.长三角14城市人均收入过万[J].商周刊,2003,0(7):27-27.
-
3朱念.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竞争力比较分析[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0(2):31-35.
-
4刘翔,王俊峰.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带现状与发展对策[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7(4):50-55. 被引量:1
-
5关瑞,李鸣.31省市服务业“十一五”与“十二五”发展态势比较分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1,32(5):510-516.
-
6王连球,陈国生.衡阳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综合比较分析[J].消费导刊,2009,0(8):17-19.
-
7刘海龙,单良艳,张汉飞.低碳经济政策多层比较及其研究进展[J].区域经济评论,2017(1):153-160. 被引量:2
-
8张臻,黄成亮.关于西部地区主导产业选择的探讨——以广西自治区为例[J].中国物价,2009(1):66-69. 被引量:3
-
9王双.我国主要海洋经济区的海洋经济竞争力比较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3,27(3):70-75. 被引量:12
-
10熊彬,段春莲.基于偏离—份额分析的德宏州主导产业选择研究[J].中国商论,2014,0(12X):175-1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