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0年第5期31-33,共3页
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同被引文献24
-
1毕雁英.领导形象误区探析[J].理论探讨,1996(6):80-85. 被引量:1
-
2李伟,张占斌.中国渐进式经济转型经验及其发展道路探索[J].中共党史研究,2008(3):31-38. 被引量:6
-
3孙正一,柳婷婷.2008:新闻业回望(上)[J].新闻记者,2008(12):9-15. 被引量:4
-
4涂光晋,宫贺.国家形象传播的前提、理念与策略——以2008北京奥运与三鹿奶粉事件的对照研究为例[J].国际新闻界,2008,30(11):25-32. 被引量:17
-
5谭宏凯.不仅仅是发声的权利——谈对外传播的“话语权”问题[J].对外传播,2009(2):15-16. 被引量:7
-
6陈富清.学习胡锦涛同志关于尊重新闻规律的重要论述[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0(4):25-26. 被引量:2
-
7魏伟.外国政党塑造自身公众形象的动因及做法[J].当代世界,2010(12):59-61. 被引量:10
-
8赵磊.中国共产党的三个形象[J].对外传播,2011(2):7-8. 被引量:4
-
9章德彪.西方主流政党如何看待中国共产党[J].对外传播,2011(2):9-10. 被引量:2
-
10张忠军.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思考[J].理论视野,2012(4):56-59. 被引量:19
二级引证文献30
-
1宋瑞亚.中国共产党形象建构的话语研究[J].话语研究论丛,2023(1):129-140.
-
2李小园.浅论领导者的公共形象与行政绩效[J].党史博采(下),2011(9):34-35. 被引量:1
-
3何林.十八大后国家领导人形象塑造分析[J].北方文学(中),2013(11):144-144.
-
4甘险峰,赵鹏.技术驱动与内容加码:新媒体发展持续强劲——2018年中国新闻业事件盘点[J].编辑之友,2019(2):29-38. 被引量:3
-
5吴翠.现代领导形象及塑造途径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6(5):56-57. 被引量:2
-
6秦抗抗.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融入的传播学策略[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9,31(10):90-96.
-
7梁超,张荣华.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研究述评[J].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2020(2):101-112. 被引量:2
-
8刘小燕,崔远航.中国共产党对外传播研究的演进与未来取向[J].国际新闻界,2020,42(6):132-152. 被引量:13
-
9李彪,邹美玉.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传播的百年演变与优化策略[J].对外传播,2021(5):9-13. 被引量:12
-
10阚道远.新时代党员干部着装变化中的政治符号建构[J].学术交流,2021(4):5-14.
-
1斯琴.西方文学中的悲剧形象论[J].内蒙古社会科学(蒙文版),2015,0(4):68-71.
-
2李宝富.高校公关工作与发展环境探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3):83-86. 被引量:3
-
3胡念贻.从人物形象论《论语》的文学价值[J].文史哲,1962(3):48-54. 被引量:3
-
4邵晶.秘书人才形象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3(3):12-15.
-
5卓支中.略论刘勰的形象论[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7(4):83-90.
-
6蔡小慎,王续琨,陈悦.创建社区学的初步构想[J].理论探索,2004(3):76-78. 被引量:1
-
7何群.追求人性的悲剧——从燕燕形象论《调风月》的主题[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10(2):68-71. 被引量:3
-
8徐其超.安娜、潘金莲、田姐及其它“荡妇”形象论析[J].社会科学研究,1992(6):107-111.
-
9冯小萍.自然:知青青春无悔的见证——知青文学自然形象论[J].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09(1):122-124.
-
10王喜绒.社会大变革期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试析“零余者”与“边缘人”的生存烦恼[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19(2):118-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