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金瓶梅》讽刺笔法中的冷热对书——透视李瓶儿、西门庆、潘金莲的死亡悲剧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李瓶儿、西门庆、潘金莲是《金瓶梅》中的三大悲剧人物,这三个人物的死亡是《金瓶梅》中笔力最深刻,也是最有艺术生命力的内容。讽刺笔法是此三人的死亡叙事中最重要的写作策略。作者尝试通过"冷"与"热"的对比,揭露人世间的"真"与"假",而隐藏在这一切背后的,却是欲望的无可救赎。这是《金瓶梅》作者尝试揭示人生的真相。
作者
窦苗
机构地区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黑河学刊》
2013年第12期34-36,39,共4页
Heihe Journal
关键词
金瓶梅
李瓶儿
西门庆
潘金莲
死亡
分类号
I242.4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54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张竹坡.竹坡闲话《金瓶梅资料汇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10.
2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共引文献
54
1
李建武,李冬山.
《金瓶梅》人性观与明代中后期“克己复礼”思想无关吗?[J]
.江淮论坛,2006(6):168-174.
被引量:2
2
雷汉卿.
《醒世姻缘传》方言词补正[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25(6):142-145.
被引量:3
3
李明军.
从灵性到性灵——明代文学思想发展的内在脉络[J]
.甘肃社会科学,2007(3):68-71.
被引量:2
4
邢慧玲.
《金瓶梅》与明代徽州府[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7(6):19-25.
被引量:5
5
邢慧玲.
《金瓶梅》是一部春秋大传[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26(6):6-8.
被引量:1
6
张泰.
《汉语大词典》近代汉语条目指瑕[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0(2):48-53.
被引量:1
7
高翔.
新传统的兴起——晚明观念变迁与生活方式[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48(5):23-38.
被引量:2
8
付善明.
《闲情偶寄》与《金瓶梅》中的女性美[J]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9,30(4):25-28.
9
陈清芳.
从《金瓶梅》看商品经济崛起之初士商地位的演变——兼及《儒林外史》[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5(1):67-70.
被引量:2
10
付善明.
关于《梦梅馆校本金瓶梅词话》的几点思考——与梅节先生商榷[J]
.保定学院学报,2010,23(1):79-82.
同被引文献
6
1
止庵.
非凡的“好色”论[J]
.出版广角,2004(12):56-57.
被引量:1
2
张义宏.
日本《金瓶梅》译介述评[J]
.日本研究,2012(4):117-121.
被引量:1
3
李云.
论西门庆的有情形象及其对贾宝玉的影响[J]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4):493-496.
被引量:1
4
李云.
论西门庆的悲剧形象和命运[J]
.泰山学院学报,2016,38(1):69-73.
被引量:3
5
王向远.
浮世之草 好色有道——井原西鹤“好色物”的审美构造[J]
.东北亚外语研究,2016,4(3):67-73.
被引量:2
6
吕元明.
井原西鹤创作简论——日本江户一代历史的伟大描绘者[J]
.日本研究,1985(2):58-66.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丁洁.
“好色”的遥响——浅谈井原西鹤“好色”创作与《金瓶梅》[J]
.青年文学家,2019,0(30):66-68.
1
张人权.
封建礼教:阿Q死亡悲剧的始作俑者--“调戏”吴妈案剖析[J]
.重庆师专学报,1996,15(3):33-36.
2
张士立.
《挪威的森林》悲剧探析[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8):210-211.
被引量:4
3
张晔.
论《白鹿原》中三位女性的悲剧命运[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32(9):33-34.
被引量:2
4
宗永皋.
海子研究述评[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3):99-102.
被引量:4
5
张娇蓥.
从平行研究角度浅析奥菲利娅与鲁四凤的死亡[J]
.才智,2016,0(27):196-197.
被引量:2
6
程晓媞.
爱情诗意与死亡悲剧——布宁爱情小说主题模式探析[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09(5):29-32.
被引量:1
7
冉小平,刘志华.
死亡意识:文学创作徘徊不去的结[J]
.求索,2003(1):172-177.
被引量:10
8
陆雷.
超越死亡——评析迷惘青年昆丁之死[J]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2):82-84.
9
杜爱民.
往事覆盖的肉身[J]
.延安文学,2008,0(2):169-174.
10
赵瑞琴.
浅谈对联传承的“冷”与“热”[J]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上半月),2011(8):4-6.
黑河学刊
2013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