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0-41,共2页
Education Exploration
共引文献107
-
1贾仕林,崔景贵.国外青少年道德教育的走向及其启示[J].青年探索,2001(5):47-50. 被引量:12
-
2秦文臻,熊钰.以感恩教育为突破加强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J].文教资料,2008(34):193-194. 被引量:3
-
3黄伯红.马克思“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思想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4):61-62.
-
4邱杨.论高校德育与新型师生关系伦理[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27(2).
-
5王海燕.培养道德认知能力:强化学校德育的基本视点——兼谈培养师范生的德育能力[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S3):9-12. 被引量:3
-
6李林杰,赖雄麟.和平崛起:当代理想人格的建构须促进国家现代化——兼论“高校新主体人格培养模式与民族精神教育”的总纲并与张华商榷[J].辽宁教育研究,2004(7):21-23. 被引量:2
-
7李林杰,赖雄麟.以人为本:现时代理想人格培养模式建构浅议——以“高校新主体人格培养模式与民族精神教育”与肖川商榷[J].辽宁教育研究,2004(8):75-77.
-
8吴庆光.试析德育脱离生活之表征[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5(9):428-430. 被引量:4
-
9王攀峰.教学与生活的关系问题研究述评[J].江西教育科研,2004(9):7-11. 被引量:5
-
10吕杰昕.从阳明心学看课程改革[J].全球教育展望,2004,33(10):44-47.
同被引文献77
-
1李永春,刘潇敏.建党百年视域下党史学习教育的逻辑、要求及路径[J].学习与实践,2021(6):15-23. 被引量:11
-
2陈纪,章烁晨.家国情怀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西北民族研究,2021(3):17-27. 被引量:32
-
3易小明,王兆辉.道德内化中的各状态分析[J].伦理学研究,2012(3):30-34. 被引量:6
-
4彭兰.重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9(2):20-24. 被引量:40
-
5陈欣银,项宇.我国青少年道德判断的发展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通讯,1990,13(1):25-29. 被引量:16
-
6倪伟.我国品德心理研究20年的回顾与反思[J].心理学动态,2001,9(1):52-56. 被引量:13
-
7吴俊,木子.道德认知辨析及其能力养成[J].道德与文明,2001(5):46-49. 被引量:15
-
8邵景进,刘浩强.我国小学生品德发展关键期研究的述评与展望[J].心理科学,2005,28(2):412-415. 被引量:16
-
9丁业震.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淡化的原因及对策[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2005(1):38-39. 被引量:21
-
10朱建平.从失范到和谐:当代大学生道德重构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7(5):80-81.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5
-
1马晓婧.论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核心要素[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7(6):59-60. 被引量:1
-
2崔诣晨,杨振华.当代中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调查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24(7):6-10. 被引量:2
-
3陈飞.高校道德教育的实践困惑与文化自省[J].现代教育论丛,2018,0(6):32-36. 被引量:2
-
4郭庆,元文学.立德树人背景下校园足球的道德内化价值及实现路径[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1,40(2):52-58. 被引量:18
-
5焦海霞.立德树人视域下红色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图书馆研究,2024,54(2):119-128.
二级引证文献23
-
1郭祥均.立德树人视域下学校体育文化构建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23(S01):91-93. 被引量:2
-
2郭晋慧,郭兆霞,左彬.身体素养视角下小学校园足球竞赛教育价值体系的构建——基于扎根理论[J].体育研究与教育,2022,37(6):77-82. 被引量:2
-
3陈飞.高等师范院校“大思政”一体化育人的时代价值与实践向度[J].现代教育管理,2021(11):58-65. 被引量:9
-
4陆庆锋.校园足球特色项目的实施策略探究——以广州市海珠区晓港西马路小学为例[J].教育观察,2021,10(15):53-55. 被引量:3
-
5陈飞.高等师范院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意蕴、现实境遇与实践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10):119-124. 被引量:5
-
6刘伟,田国祥,程卫波,部义峰.体育强国视域下校园足球的价值、时代使命及其助力路径探蹊[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3(1):95-98. 被引量:1
-
7丛鹏.立德树人理念融入职业学校篮球运动途径[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2(2):140-142.
-
8王艳平.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校师德建设的思考[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45-47. 被引量:4
-
9刘晓倩.网络文化对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山东省团校学报(青少年研究),2010(6):9-13. 被引量:3
-
10陈芳.网络文化环境下中学生道德教育问题的思考[J].中小学电教(综合),2011(12):30-34.
-
1叶振龙.谈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J].教育探索,2000(7):47-47. 被引量:2
-
2陈慧君.学校德育的缺失:远离少年儿童生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1(20):28-29. 被引量:1
-
3胡敏洁.论素质教育下的德育观[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1(4):85-88.
-
4刘敏.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9,17(3):64-66. 被引量:1
-
5张忠华.对道德教育模式研究的反思[J].现代大学教育,2004,20(6):64-68. 被引量:24
-
6罗雪婷.道亦有道 德者居之——试论班主任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J].考试(教研版),2012(2):119-119. 被引量:6
-
7崔诣晨,杨振华.当代中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调查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24(7):6-10. 被引量:2
-
8袁晓建.论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J].交通高教研究,2004(4):51-53. 被引量:9
-
9孙新.教育公平的社会学分析[J].教育探索,2006(1):59-60. 被引量:15
-
10李霞.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下旬),2012(9):179-1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