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临界带宽度理论”初探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临界带宽度理论"是以实证主义哲学思想为指导、通过科学实验的方法对双音(纯音)的协和问题所得出的科学论断。这是自著名医学家贝凯西于1961年因音高识别的"部位说"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以来人类在声学领域的又一项重要的发现。该理论对于双音协和的论断立足于前人的研究成果,通过科学实验的方法真正地将人对双音的听觉感受与人耳的内部构造及其活动规律有效结合起来,其论断更接近事实真相和客观真理。这一研究成果及研究方法不仅对于全世界声学科学的发展,而且对于带动与音乐声学相关学科的发展及其科研方法论的探究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作者 梁宝忠
出处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8-139,共2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 1R ? A ? Rash,R ? Plomp. 《The Perception of Music Tones》 《The Psychology of Music by Diana Deutsch》[M].England:Academic Press Inc,1982.19.
  • 2高振歧,张玉春.泛音的相对独立性与音程的协和性[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17(2):78-79. 被引量:3
  • 3华天礽.双音协和原理探究[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8(2):64-70. 被引量:7
  • 4J?G ?Roederer. lntroductiontothePhysics and Psychophysics of Music[M].Germany:Springer-verlag,1975.29-30.
  • 5M?Campbell,C?Greated. The Musicians' Guide to Acoustics[M].New York:Schimer Books,1987.56-58.

共引文献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