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考分类考试改革:路在何方?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基于部分省市对高考分类考试的探索,提出几个有争议的问题:是否真正体现了公平的原则?是否真正减轻了考生的学业负担和心理压力?考试科目的设置和考试内容的选择是否科学?建议尽快完善高考分类考试改革的顶层设计,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入学考试由国家统一命题、统一考试,并进一步优化和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制度设计。
作者
宋卫民
聂小凤
机构地区
宜春学院教学与考试研究中心
宜春学院外国语学院
出处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4-26,共3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度规划基金项目"高考英语题型结构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批准号:11YJA880090)的研究成果之一
关键词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高考分类考试
“分类测试
分批选拔”
分省命题
自主命题
统一考试
分类号
G632.474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2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62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2
1
戴家干.
坚持公平公正 深化高考改革[J]
.求是,2011(2):57-59.
被引量:18
2
郑若玲.
高考公平的忧思与求索[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8(2):14-29.
被引量:48
二级参考文献
52
1
郑若玲.
大规模考试录取公平诉求的历史考察与启思[J]
.教育与考试,2009(6):5-9.
被引量:9
2
杨学为.
高考改革与国情[J]
.求是,1999(5):32-35.
被引量:25
3
郑若玲.
台湾地区的高考制度改革[J]
.新闻周刊,2004(23):26-27.
被引量:3
4
刘海峰,樊本富.
论西部地区的"高考移民"问题——兼论科举时代的"冒籍"现象[J]
.教育研究,2004,25(10):76-80.
被引量:46
5
肖雪慧.
最刺眼的不公正──2001再谈高考录取线[J]
.社会科学论坛,2001(11):43-45.
被引量:9
6
郑若玲.
科举考试的功能与科举社会的形成[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5(2):13-19.
被引量:13
7
郑若玲.
高考改革必须凸显公平[J]
.教育研究,2005,26(3):36-37.
被引量:43
8
许纪霖.
高考制度:迫不得已的荒谬?[J]
.中国新闻周刊,2005(27):65-65.
被引量:7
9
杨玲.
加拿大安大略省前省长鲍勃·雷关于高教改革的报告[J]
.世界教育信息,2005,18(10):18-20.
被引量:3
10
余秀兰.
文化再生产:我国教育的城乡差距探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4(2):18-26.
被引量:66
共引文献
62
1
禹薇,胡中锋.
高考招生区域差异政策制定的理论逻辑与现实境遇[J]
.全球教育展望,2021,50(11):115-128.
被引量:4
2
陈怡安,邹杰.
高考知分填报志愿对每个省份都有利吗?[J]
.劳动经济评论,2021(1):179-200.
被引量:1
3
庞颖.
高校综合评价录取方式的公平问题研究——基于2015—2019年两所高校招生录取结果的分析[J]
.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19(1):279-296.
被引量:1
4
李艳.
浅论高考公平的社会评价[J]
.知识经济,2010(20):179-180.
5
郑若玲.
科举至公之道及其现实启思[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0(5):58-66.
被引量:21
6
郑若玲.
守护公平:高考改革的永恒依归[J]
.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1(1):47-50.
被引量:14
7
何静.
教育公平视野下高校自主招生的程序规制[J]
.现代教育管理,2011(2):21-24.
被引量:6
8
尹秋莲.
我国高考加分政策的演变、动力与革新[J]
.考试研究,2011,7(2):19-24.
被引量:6
9
刘海峰.
高考改革:公平为首还是效率优先[J]
.高等教育研究,2011,32(5):1-6.
被引量:54
10
朱贺玲.
海峡两岸大学入学考试多元评价制度改革之比较研究[J]
.国际高等教育研究,2011(3):25-34.
同被引文献
5
1
余永玲.
高校招生分类考试探析[J]
.中国高等教育,2012(7):44-46.
被引量:13
2
李勇.
提升高职教育办学层次,维护促进教育公平——基于高考分类考试改革的视角[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3(4):114-118.
被引量:9
3
许晓.
创建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和多元录取的中招新模式[J]
.中国考试,2014(2):48-56.
被引量:2
4
李木洲.
因材“施考”与“施教”:分类考试的精神内涵[J]
.大学教育科学,2014(3):9-11.
被引量:10
5
李明楷,龚伯韬.
江西省高考分类考试的科学性与公平性研究[J]
.教育学术月刊,2014(12):53-57.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1
1
仲健.
新高考背景下分类考试改革之重新审视[J]
.教学与管理,2018(4):77-7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李敏.
江苏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模式、问题与对策研究[J]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23(1):7-11.
1
浙江省新高考方案:分类测试 分批选拔 全面考核 综合评价[J]
.中学生天地(高中综合版)(B版),2009(2):5-5.
2
孙云红.
面对喘息的笔[J]
.河北教育(教学版),1995,0(4):8-8.
3
王新叶.
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J]
.经济师,2010(4):123-124.
被引量:7
4
徐萍,张菊芳.
高校研究生助教制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
.江苏高教,2009(3):57-58.
被引量:41
5
陈辉湘.
论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2):5-5.
6
功课达人分类测试[J]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2010(9):57-59.
7
张建珍,夏志芳.
2009年浙江省地理高考试卷特点及启示[J]
.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0,0(5):52-55.
8
何善亮.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高中文理分科合科问题[J]
.教育科学研究,2011(6):21-27.
被引量:1
9
王大伟,宝贵.
教育价值下大学生愿景教育管理[J]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2011(12):252-253.
10
王海斌.
新高考“自选模块”该怎么选?——谈新课程选修IB模块选择策略[J]
.浙江教学研究,2009(1):29-30.
中小学管理
201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