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目标思考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已经提倡多年了,然而至今两者仍结合得不够,结合得不好。究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可能与结合的目标是否恰当有关。笔者认为,凡事应有的放矢,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也一样,目标不明确或者不正确,是难以奏效的。因此,思考、探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目标及其特点,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作者
文辅相
机构地区
华中理工大学高教研究所
出处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8-21,52,共5页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关键词
教育
中国
劳动
教育方针
分类号
G520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9
1
萧宗六.
怎样理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J]
.教育研究,1999,20(6):52-56.
被引量:14
2
方宏烈.
从教育的生产性看教育与四化的关系[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9(3):72-75.
被引量:1
3
成有信.
论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质[J]
.中国社会科学,1982(1):163-176.
被引量:45
4
孙伯鍨,张一兵,陈胜云.
从“实践”转向“物质生产”的逻辑过渡──试析社会关系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和意义[J]
.江苏社会科学,1997(1):82-88.
被引量:16
5
关于高等师范学校教育系开设马克思主义教育论著课的情况和意见[J]
.中国教育学刊,1980(2):53-53.
被引量:1
6
张一兵,仰海峰.
社会关系本体论,还是方法论的历史唯物论?──马克思哲学思想中社会关系规定的科学理论定位[J]
.南京社会科学,1996(12):22-30.
被引量:3
7
陈桂生.
略论我国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历史经验[J]
.教师教育研究,1992,7(6):3-8.
被引量:3
8
孙承叔.
一种被忽视的生产——马克思社会关系再生产理论的当代意义[J]
.学习与探索,2007(4):1-6.
被引量:9
9
靳玉乐,艾兴.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5-5-28.
10
袁振国.
素质教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
.人民教育,2007(22):6-10.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4
1
郭石明.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产学合作教育[J]
.大学教育科学,1994(2):33-36.
2
赵力群,陈素生.
适应经济建设需要 建立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基地[J]
.农业科学研究,1993,0(2):1-6.
3
舒志定.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研究脉络探析——以新中国教育理论研究为中心[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37(12):92-98.
4
曾妮.
“教劳结合”的概念考证与实践流变[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22,20(2):31-4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张应强,唐宇聪.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论述的基本特征[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4):36-46.
1
厉以贤.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及其发展[J]
.江苏高教,1995(1):7-12.
被引量:13
2
王文肃,魏香茹.
对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的思考[J]
.江苏高教,1992(3):3-9.
被引量:2
3
韩忠富.
略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质[J]
.东疆学刊,1999,16(2):67-69.
被引量:1
4
萧宗六.
现行教育方针应该修改[J]
.中小学管理,2000(10):2-5.
被引量:4
5
王一鸣.
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再认识[J]
.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5(1):24-28.
6
周晓波.
邓小平教育思想探求[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5(2):94-95.
被引量:1
高等教育研究
199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