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朱熹千里往见大慧禅师的历史公案新解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格物说"既是朱熹时代社会精英共同关注的学术问题,也是应对禅宗挑战的必然结果。绍兴二十六年(1156)十月,朱熹于秩满候批之际,为柯国材撰写《一经堂记》,突出《大学》"格物致知"这一重要命题。而早在绍兴十年,侍郎张九成、状元对汪应辰登径山问道,谈"格物之旨",大慧答以"物格说"。时佛教界领袖这种以禅释儒之"格义",说明该时代社会精英对儒家《礼记·大学》经义的重视。追溯思想史上朱熹与大慧的潮州之会这一历史公案,既可以揭示朱熹注解《大学》"格物补传","开一新传统"(牟宗三语)之序幕的隐微之处,也可以阐明朱熹理学(新儒学)以"格物致知"作为开启"下学上达"之锁匙。
作者 林振礼
出处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7-123,共7页 Southeast Academic Research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闽南多元宗教和谐共处探源”(项目编号:11BZJ036)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23

  • 1黄世春.福建晋江草庵发现“明教会”黑釉碗[J].海交史研究,1985(1):73-73. 被引量:9
  • 2林振礼.宋代泉州府学、石笋变迁管窥[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24(5):49-55. 被引量:8
  • 3《宋史本传》.
  • 4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1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全书本),1987年,第204页.
  • 5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卷127:第3061页.
  • 6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卷123:第3178页.
  • 7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卷41:第1057页.
  • 8乾隆.《泉州府志》,晋江地区文管会,1982年,卷41:第23页.
  • 9乾隆.《泉州府志》,晋江地区文管会,1982年,卷33:第20页.
  • 10李之亮.《宋福建路郡守年表》,成都:巴蜀出版社,2001年,第63页.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