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略论刘纲纪美术审美阐释学思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刘纲纪美术审美阐释学思想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为纲,以"实践本体论"和"载体形态审美分析"为经纬,构筑了缜密的审美阐释学思想体系,贯通了造型艺术接受美学和中国传统画论分析之间的鸿沟。他的美术审美阐释学思想,在美术学和美学两个理论维度上,都具有一定学术价值。
作者
张昕
机构地区
湖北美术学院图书馆
出处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16-18,共3页
Hubei Institute of fine Arts Journal
关键词
实践本体
绘画
审美
阐释学
分类号
B82-092 [哲学宗教—伦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1
石长平.刘纲纪实践本体论美学思想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8,(5).
2
邹元江.
从美术到美学与哲学——刘纲纪教授的学术贡献[J]
.美术观察,1997(8):65-67.
被引量:2
3
吴时红.
刘纲纪的“实践本体论美学”思想论析[J]
.武陵学刊,2011,36(5):25-30.
被引量:1
4
石长平.
实践本体论美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审解读——论刘纲纪的“六法”绘画理论[J]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9(3):59-63.
被引量:1
5
Jaqunes Maritain. Creative Infuition In Art and poetry[M].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1.
6
米·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下)[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
7
徐保耕.释古与清华学派[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8
刘纲纪.传统文化哲学与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9
刘纲纪,李世涛.《我参与的当代美学讨论-刘纲纪先生访谈录》文艺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
10
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77.
二级参考文献
7
1
刘纲纪.美学与哲学:新版[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2
[德]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6.
3
[俄]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4
李泽厚.美学四讲[M].美学三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5
刘纲纪.中国书画、美术与关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6
刘纲纪,李世涛.
我参与的当代美学讨论——刘纲纪先生访谈录[J]
.文艺理论研究,2009(4):44-51.
被引量:5
7
吴时红.
“美的本质”的探询与思维方法的革新[J]
.社会科学战线,2010(11):23-27.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11
1
赵静蓉.
想象的文化记忆———论怀旧的审美心理[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2):54-57.
被引量:46
2
李海林.
关于语言与文学关系的理论思考[J]
.语文建设,2006(1):4-6.
被引量:7
3
张伟琛.
科学知识何以成为历史产品[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2(2):105-109.
4
赵静蓉.
现代人的认同危机与怀旧情结[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5):31-36.
被引量:71
5
李兵.
接受美学与巴赫金对话理论的关联及互动[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5(1):126-129.
6
李兵.
接受美学与巴赫金对话理论的关联及互动[J]
.贵州社会科学,2007(2):53-55.
被引量:2
7
许思友.
从老庄的“虚静”论看沈从文的文学审美观[J]
.宁夏社会科学,2009(6):168-171.
被引量:1
8
项鸿强.
盛唐回忆诗中的悲剧意识[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0,30(3):73-76.
9
杜国景.
边缘的活力:刘纲纪先生青少年时期求学生活的启示[J]
.贵州文史丛刊,2013(1):104-108.
10
陈吉猛.
伽达默尔的审美意识批判及其启示[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6(6):75-79.
1
嵇光前.
再论物质——实践本体论[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25(4):60-61.
2
李路平,朱中原.
梳理诠释学的偏见观 正视范畴的科学界定[J]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7,26(5):64-67.
被引量:1
3
姜河.
浅谈中国美术审美[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3(9):97-97.
被引量:1
4
王于,陈朗.
“实践本体伦”及其革命意义[J]
.哲学动态,1988(3):14-16.
被引量:14
5
安启念.
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及其现代意义[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17(1):61-67.
被引量:5
6
高予远.
儒家“心”的层次[J]
.文史哲,1999(4):88-93.
7
徐强.
从一级本体到二级本体——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的再思考[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5,31(3):32-35.
8
陆剑杰.
“选择论”理论定位问题评议[J]
.江淮论坛,1997(6):16-23.
9
任文刚.
符号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论探究[J]
.延边党校学报,2009,24(6):18-19.
10
李强.
试论马克思哲学实践本体论说之误——基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J]
.西安社会科学,2011,29(6):8-10.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13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