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抓住人口红利黄金期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人口红利作为衡量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已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讨论和关注。本文以第六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数据为基础,研究临沂市人口年龄结构的现状以及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探寻延长人口红利期的对策和建议。
作者
徐玮
机构地区
临沂市统计局
出处
《魅力中国》
2013年第32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人口红利
经济增长
延长人口红利期
分类号
F061.3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9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4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李蕾,郑长德.
中国“人口红利”问题研究综述[J]
.珠江经济,2008(4):51-57.
被引量:6
2
陈友华.
人口红利与中国的经济增长[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4):58-63.
被引量:53
3
邓映翎.西方储蓄理论[M]{H}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1.
4
李焰.中国居民储蓄行为研究[M]{H}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
5
臧旭恒.中国消费函数分析[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6
蔡昉.
未来的人口红利--中国经济增长源泉的开拓[J]
.中国人口科学,2009(1):2-10.
被引量:296
二级参考文献
39
1
王德文,蔡昉,张学辉.
人口转变的储蓄效应和增长效应——论中国增长可持续性的人口因素[J]
.人口研究,2004,28(5):2-11.
被引量:453
2
都阳.
人口转变的经济效应及其对中国经济增长持续性的影响[J]
.中国人口科学,2004(5):33-39.
被引量:46
3
侯亚非,王金营.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
.人口研究,2001,25(3):13-19.
被引量:50
4
陈友华.
人口红利与人口负债:数量界定、经验观察与理论思考[J]
.人口研究,2005,29(6):21-27.
被引量:189
5
蔡昉.
劳动力短缺:我们是否应该未雨绸缪[J]
.中国人口科学,2005(6):11-16.
被引量:104
6
贺菊煌.
人口红利有多大[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23(7):24-35.
被引量:38
7
王丰,安德鲁.梅森,沈可.
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人口因素[J]
.中国人口科学,2006(3):2-18.
被引量:113
8
马瀛通.
人口红利与日俱增是21世纪中国跨越式发展的动力[J]
.中国人口科学,2007(1):2-9.
被引量:68
9
汪小勤,汪红梅.
“人口红利”效应与中国经济增长[J]
.经济学家,2007(1):104-110.
被引量:135
10
蔡昉(2008).《刘易斯转折点——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共引文献
341
1
董翔宇,赵守国,王忠民.
从人口红利到人力资本红利——基于新经济生产方式的考量[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20,36(2):3-11.
被引量:11
2
徐远华,孙早.
中国工业加速创新的新机制——基于人力资本分工和协同的研究视角[J]
.经济学报,2021,8(1):29-82.
被引量:3
3
杨菊华,卢瑞鹏.
性别红利:理论意涵、基本特征与社会效应[J]
.山东社会科学,2021(3):51-59.
被引量:12
4
李志宏.
“十四五”时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形势及国家战略对策[J]
.老龄科学研究,2020,8(8):3-21.
被引量:42
5
初帅,孙鹏.
人力资本积累、性别角色观念与女性劳动参与[J]
.劳动经济评论,2021(2):125-143.
被引量:2
6
昌忠泽,姜珂.
储蓄动机与老年人储蓄之谜——兼论政府支出的调节效应[J]
.经济学动态,2021(4):68-87.
被引量:15
7
许光建,许坤,卢倩倩.
预期寿命延长促进经济增长了吗——基于全球121个经济体的实证分析[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21,41(3):97-112.
被引量:5
8
徐远华,谷静,孙早,侯志阳,张毅.
人力资本、行业异质性与中国工业的生产率——基于人力资本分工的研究视角[J]
.科学决策,2019,0(6):43-67.
9
何亦名,姜荣萍.
变革与转型:广东民营企业劳资关系调查[J]
.中国人口科学,2010(S1):86-94.
被引量:4
10
刘鹏.
中国人口红利的变化与对策研究[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32(S2):75-76.
被引量:3
1
阎金明.
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与环渤海地区的历史性机遇[J]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6,8(1):17-21.
被引量:1
2
吴国兰.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J]
.经济科学,1992(2):24-28.
3
王仲.
人口红利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研究[J]
.云南农村经济,2009(2):99-103.
被引量:1
4
林娜.
继续延长本轮经济周期的适度高位运行——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研究所所长刘树成[J]
.理论动态,2007(21):1-14.
5
王南.
关于中国“西进”的若干思考[J]
.亚非纵横,2013(3):27-33.
6
栾蔚萍.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浙江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对策[J]
.浙江经济,2007(7):47-49.
被引量:2
7
袁珍.
安徽省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
.蚌埠学院学报,2013,2(2):50-53.
被引量:3
8
林成磊.
人口红利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J]
.知识经济,2012(8):53-53.
被引量:1
9
重庆市第六次人口普查办公室主任会议召开[J]
.重庆统计,2009(5).
10
窦刚.
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系为民服务之情——记陕西省延长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J]
.法治与社会,2010(11).
魅力中国
2013年 第3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