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三类市民形象看老舍的国民性批判思想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老舍先生在描绘其眼中市民世界的同时,融入了西方文化与价值观,使其国民性批判思想表现出不同的内涵,本文主要从老舍小说中塑造的三类市民形象出发,展示老舍先生在揭露中国国民劣根性的同时试图塑造现代市民的探索,并进一步分析老舍国民性批判思想的社会及现代意义。
作者
李泽中
机构地区
广西民族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
出处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76-78,共3页
Journal of Guangxi College of Education
关键词
老舍
改造国民性
现代意义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51
同被引文献
3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7
1
吴小美.老舍与东西方文化[J]{H}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04):25.
2
赵园.
老舍——北京市民社会的表现者与批判者[J]
.文学评论,1982(2):35-50.
被引量:46
3
孙钧政.老舍的艺术世界[M]{H}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
4
吴俊杰.
老舍小说中的“市民形象”探析[J]
.理论学刊,2006(8):121-122.
被引量:3
5
董克林.
老舍笔下老派市民国民性弱点分析[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1):140-143.
被引量:5
6
吴小美;魏韶华.老舍的小说世界与东西方文化[M]{H}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
7
宋永毅.老舍与中国文化观念[M]{H}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二级参考文献
5
1
.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
刘增杰、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4
黄修已.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
5
舒济,舒乙.老舍小说集[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
共引文献
51
1
宋永毅.
进入多维视野的老舍——近年来老舍研究述评[J]
.文学评论,1985(3):82-92.
被引量:7
2
张炜炜.
论老舍民间化的生活理想[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9(4):53-57.
3
金凤杰,张波.
城市文明下的病态人性——试析老舍笔下的市民形象[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5,26(3):108-110.
4
武媛媛,陈艳秋.
老舍小说与新写实小说创作特征的比较[J]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5,7(3):411-412.
5
王敏.
浅谈老舍创作视点的独特性[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5(9):111-112.
6
沐子,赵阳.
论老舍小说的创作风格——以《牛天赐传》为成熟标志的分析[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14-20.
被引量:2
7
张炜炜.
论老舍小说中的女性形象[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7(5):115-118.
被引量:2
8
田文兵.
建构与颠覆:老舍与王朔创作中的“京味”比较[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6(2):66-71.
被引量:2
9
方习文.
众说纷纭:关于《骆驼祥子》的结尾及其改编[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2):176-182.
被引量:1
10
尤红娟.
通俗表象,深刻底蕴——老舍小说创作中的通俗趣味研究[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3):14-17.
同被引文献
33
1
何云贵.
试论老舍“现代性”思想的纬度与深度[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4):23-27.
被引量:2
2
李兆虹.
老舍小说创作中的文化批判[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1):42-44.
被引量:1
3
戴银.
“破与立”:浅谈老舍作品中的文化取向[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8).
被引量:1
4
毛菁华.
试论老舍创作初期的文化价值立场[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10):355-355.
被引量:1
5
蒋於缉,黄凡中,郑彦.
浅谈老舍小说对国民性的批判[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3,19(4):40-43.
被引量:1
6
陈玉红.
在市民生活画卷中展开的文化批判——谈老舍的文化思考[J]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7(3):18-21.
被引量:2
7
张瑛.
老舍“市民世界”中的文化反思与批判[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3):21-24.
被引量:1
8
孔庆东.
老舍与国民精神[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2(5):62-70.
被引量:16
9
王明科.
怨恨:再论老舍市民文化反思的现代性体验[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5,25(3):6-8.
被引量:1
10
何云贵.
论老舍“文化批判”思想的形成与发展[J]
.贵州社会科学,2006(4):117-119.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石小寒.
近二十年“文化老舍”研究的几个关键词--老舍研究动向的一种考察[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3(9):20-3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林玮.
“重写”路径的差异及启示:两部老舍中短篇小说译集之比照[J]
.华文文学,2024(6):76-84.
1
孙登高.
试论“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2):139-141.
被引量:1
2
孙拥军.
论陈映真的国民性批判思想[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3(4):99-101.
3
潘应.
浅议老舍的市民世界[J]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23(2):68-70.
被引量:1
4
陈婕.
试论老舍的市民小说[J]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4):19-21.
5
张丽.
浅析沈从文创作中的自由主义文学立场[J]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2013,7(3):10-12.
6
李志瑾.
从《呼兰河传》看萧红对鲁迅国民性批判的传承[J]
.文艺理论与批评,2014(4):130-132.
被引量:3
7
李文婷.
略论阿Q的精神胜利法[J]
.青年文学家,2013,0(30):9-9.
被引量:1
8
晏燕.
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同描写——鲁迅、老舍小说比较研究之一[J]
.鲁迅研究月刊,1991(12):30-34.
被引量:2
9
刘玉凯.
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的由来及意义——兼评冯骥才先生的鲁迅论[J]
.鲁迅研究月刊,2005(1):11-22.
被引量:9
10
江弱水.
像个逗点一样添加了意义:《呐喊·自序》片论[J]
.浙江社会科学,2003(6):134-137.
被引量:1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