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最美现象”价值传承动力机制研究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最美现象"迸发所体现的"最美精神"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回归,是对社会本位的回归。"最美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再现,是社会自我批判的再现。"最美精神"价值传承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合力推动;需要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合力推动;需要个人心理和生理的合力推动。
作者
唐动亚
郭家玉
机构地区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
上海市旅游局
出处
《理论观察》
2014年第1期28-29,共2页
Theoretic Observation
基金
第三届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校级教改立项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课建设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最美精神
传承
动力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方世南.
主体道德自觉:价值、功能与实现途径[J]
.江海学刊,2001(6):84-89.
被引量:19
共引文献
18
1
赵洪艳.
论编辑的道德人格[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10):290-292.
2
李国娟.
传统耻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道德自觉研究——基于大学生荣辱观教育有效性的思考[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7(3):109-111.
被引量:4
3
伊丽娜.
道德主体自觉性的培养——心学理论对道德自律教育的借鉴价值[J]
.绥化学院学报,2012,32(2):43-45.
4
孙清松.
人与社会关系视角下人的自我异化的扬弃[J]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2(6):10-12.
被引量:1
5
汪荣有.
“最美现象”的伦理价值[J]
.道德与文明,2013(1):134-139.
被引量:19
6
王光森.
提升政党文化影响力与文化自觉[J]
.廉政文化研究,2013,4(3):27-31.
7
许晓玲.
从权利自觉到道德自觉:法文化与青年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耦合[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5):145-149.
被引量:2
8
陈双珠.
道德自觉自信及其路径选择[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4):474-477.
被引量:2
9
何晓梅.
基于“最美现象”视角的公众道德自觉的培育探析[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4,16(5):152-154.
被引量:3
10
范纯琍.
“道德自觉”研究现状分析——基于1983-2013年的CNKI数据[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7):25-26.
同被引文献
19
1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
2
习近平.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EB/OL].http://news.xin-huanet.eom/20131h/2013-03/17/e_115052737.htm,2013-03-17.
3
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N].人民日报,2012-11-19.
4
阎登山.
要大力培育文明风尚[J]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省直分校学报,2007(4):3-5.
被引量:1
5
吴盂婕.时代呼唤“最美”的人--浙江“最美现象”引出的讨论[N].浙江日报,2012-09-09(1).
6
斯密.道德情操论[M].谢宗林,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23.
7
韩振峰."最美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诠释[N].光明日报,2012-07-07(11).
8
袁祖社.
“中国精神”的文化—实践自觉[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9(5):14-24.
被引量:21
9
汪荣有.
“最美现象”的伦理价值[J]
.道德与文明,2013(1):134-139.
被引量:19
10
葛慧君.
弘扬“最美精神” 构筑“道德高地”[J]
.传承,2012(21):78-79.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3
1
王海稳,黎远波,李国荣.
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与现实展现——基于知情意行视角的综合分析[J]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3):41-46.
2
何斌.
基于“最美精神”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索[J]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2):82-84.
3
王嫣,杜坤林.
从“两富”到“两美”:浙江社会道德风尚建设与培育机制研究[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9(3):53-58.
1
叶青春.
论大学文化、大学精神与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兼谈莆田学院校园文化建设[J]
.莆田学院学报,2009,16(1):93-96.
被引量:11
2
江宇.
学校课程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
.新课程研究(下旬),2014,0(12):26-27.
3
曾小林.
浅谈形势与政策课程在大学生爱国情怀中培育的作用[J]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31(3):89-92.
4
彭鎏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嬗变及构建路径[J]
.科教文汇,2014(33):8-9.
被引量:1
5
宫宇,孙德峰.
基于“好公民 好老师 好学生”调研的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状况研究培育[J]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16(3):80-82.
6
无.
“三动”促文明 礼仪入人心——“文明礼仪进课堂”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德育,2011,6(2):21-22.
7
麻卫芳.
学校与家庭合力推动小学教育初探[J]
.都市家教(下半月),2012(9):8-8.
8
杨洋.
高校档案管理的现代化的动力机制研究[J]
.大众商务(下半月),2009(3):144-144.
9
李淑玲.
转型期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动力机制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07(20):104-105.
被引量:2
10
徐寅.
理性选择视角下青年大学生入党动力机制研究[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3).
理论观察
201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