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文学批评代际更迭的标志 被引量: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刚才往会场走的时候路遇邵燕君和沙蕙两位,她们说看见你了,就感觉老同志的队伍不孤单了。她们自称老同志,那是在自嘲,而我作为老同志,则不折不扣。我想起4、5年前有一次在作协开会,张炯突发感慨说,怎么没有几年我就变成冯牧了;旁边坐着的雷达说,我也觉得没有几年我就变成张炯了;我坐在雷达旁边,接过话茬说我觉得没有几年我变就成雷达了。确实是这样,岁月不留情,奔老没商量。所以今天这个会,首先给人的感觉是年轻的面孔特别多,这是一个很令人高兴的事情,说明年轻的批评家越来越多,正在登上批评的舞台。
作者 白烨
出处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0-22,共3页 Theory and Criticism of Literature and Art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149

  • 1吴团英.评《达斡尔族当代文学研究丛书》[J].草原,2013,0(7):110-112. 被引量:1
  • 2刘大先.《文学的共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3-18页.
  • 3刘涛的《瞧,这些人:“70后”作家论》.
  • 4张丽军的《"当下现实主义"的文学研究》.
  • 5金理的《青春梦与文学记忆》.
  • 6黄平的《大时代与小时代》.
  • 7曾一果的《中国新时期小说的"城市想象"》.
  • 8傅逸尘的《英雄话语的涅榘:2l世纪初年军旅长篇小说创作论》.
  • 9刘志荣的《此间因缘》.
  • 10何同彬的《重建青年性》.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