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团结宪章——宪法的中国意义 被引量:1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中国被称作"宪法"的文本,其基本的定位是相当中国式的。它不是通常的为保障人权、控制公权而设计的,而是一部实现团结一心共同奔向美好目标的团结宪章。实现"我们"的团结建构,指出"他者"的威胁性存在并团结在党的周围就是中国宪法最基本的谋划,因此,中国宪法的精神也就是团结精神。虽然它并不意味着今天的我们在价值上的一如既往的依从,但并不妨碍在尊重"八二宪法"文本的基础上提供一种解释。
作者 张劲
出处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16,共14页 Tribune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9

  • 1彭真:"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的报告", 《宪法学资料选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 2[加]威尔·金里卡.“自由国家的社会统一”,李义天、王韬洋译,载李义天主编.《共同体与政治团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 3H.G.伽达默尔.友谊与团结[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0(5):491-501. 被引量:22
  • 4孟庆涛.宪法序言的历史叙事[J].理论月刊,2012(7):84-88. 被引量:6
  • 5路爱林.邓小平与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资源建设[J].实事求是,2007(2):47-50. 被引量:4
  • 6石茂生,程雪阳.论当代中国国家认同和国家统一的基础——基于民族主义与宪法爱国主义的考量[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2(3):50-53. 被引量:13
  • 7邓小平.“对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意见”,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 8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 9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 10一…l,I.^0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二级参考文献65

共引文献219

同被引文献262

引证文献16

二级引证文献11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