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美国新一代丧尸电影《温暖的尸体》评析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进入21世纪后,引领潮流的恐怖电影主要有两类题材:一类是吸血鬼,另一类则是丧尸。在传统的丧尸电影中,英雄主人公往往凭借着超凡的勇气和智慧拯救了仅存的人类,通过对他人的救赎完成了整个救赎过程。而《温暖的尸体》这部电影则以主人公——平凡的丧尸R的心路历程为线索,以黑色幽默的方式嘲弄了当今西方人的精神危机。在影片的结尾,人性的复苏和身体的痊愈完成了丧尸的自我救赎。
作者
李欣盈
管仁福
机构地区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37,共2页
Movie Literature
关键词
丧尸电影
黑色幽默
救赎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4
1
李峥.
浅析西方作者系电影中的危机设置和神学救赎[J]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1(7):138-138.
被引量:1
2
李晓庆.
论基督宗教爱与救赎精神的电影表达[J]
.北方文学(下),2011(5):76-77.
被引量:3
3
吴迪,田祥斌.
论丧尸电影的价值内核变迁[J]
.电影文学,2012(4):24-26.
被引量:11
4
武甜,侯菊英.
科技时代正确看待人的异化[J]
.沈阳大学学报,2010,22(2):104-107.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6
1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61年8月-1863年7月)[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72.
2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45,42.
3
张述周.
论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的历史轨迹[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4(6):100-103.
被引量:3
4
Pappenheim Fritz.Alienation in American Society[].MonthlyReview.2011
5
Seeman M.On the Meaning of Alienation[].American Sociologist.1959
6
刘济良.
论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与教育对人的价值世界的重建[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3(4):12-15.
被引量:19
共引文献
12
1
张敏慧.
丧尸电影的美学特性分析——以美剧《行尸走肉》为例[J]
.新闻世界,2015(3):113-114.
被引量:2
2
范雨涛.
艾丽丝·门罗小说《熊从山那边来》的多维解析[J]
.当代外国文学,2015,36(3):144-151.
被引量:10
3
陈培超.
浅析悬疑电影的类型特征[J]
.参花(下),2016,0(8):139-139.
4
鲍远福,张勇.
丧尸电影的“末世叙事”范式探析——以韩国电影《釜山行》为例[J]
.新世纪剧坛,2017(1):53-58.
5
熊啸.
论当代丧尸电影的文化焦虑及其快感建构[J]
.社会科学论坛,2017(7):75-85.
被引量:2
6
周毅.
《请叫我英雄》对日本社会现实的观照[J]
.电影文学,2017(22):153-155.
7
李然.
美国丧尸电影背后的时代心理描摹[J]
.电影文学,2018(13):58-60.
8
徐北春.
电影《釜山行》透视人性反思和浪漫主义温情[J]
.艺术科技,2017,30(11):67-67.
9
张亚莉.
从《釜山行》看东方丧尸电影的审美特征[J]
.电影文学,2018(17):153-155.
被引量:1
10
张宸赫.
向死而生:存在主义视角下当代韩国丧尸影视的符号解析[J]
.金钥匙(汉文、蒙古文),2023(5):92-95.
同被引文献
6
1
张世英.
“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与超越[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4(1):43-48.
被引量:145
2
刘婷,付会敏.
宏大叙事的个体性超越: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叙事的成功转向——以《人间正道是沧桑》为例[J]
.当代电影,2010(8):137-141.
被引量:15
3
申成.
不期而至的温暖:评影片《温暖的尸体》[J]
.电影文学,2014(24):112-113.
被引量:1
4
魏若思.
浅析电影《釜山行》的叙事空间[J]
.艺苑,2017(2):10-12.
被引量:1
5
张燕,李宝蓝.
韩国丧尸电影的类型探索与社会隐喻[J]
.当代电影,2017(7):34-38.
被引量:6
6
李马爱思.
现代电影中的丧尸文化——浅谈电影艺术中的丧尸形象[J]
.新闻研究导刊,2015,6(11).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2
1
闵洁,张静.
由《温暖的尸体》看僵尸电影的另类视野[J]
.电影文学,2016(16):63-65.
被引量:1
2
夏梦娇,王凯琳,杨韬.
欧美、日韩丧尸电影角色与场景设计不同美学特征探究[J]
.西部广播电视,2020,41(6):129-130.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汪萌.
“拿来主义”与本土特色——从《釜山行》看韩国电影对好莱坞的继承与突破[J]
.电影新作,2016(6):117-120.
被引量:1
1
小船问鱼.
《请叫我英雄》:这个英雄有点怂[J]
.电影世界,2016,0(12):48-49.
2
谢寒.
延相昊作品研究:复杂人性与社会图景[J]
.电影文学,2017(4):62-64.
被引量:1
3
小星.
当电影照进现实[J]
.少年博览(初中版),2016,0(12):40-40.
4
沈子午,戏格格.
另类女五号[J]
.故事家(花开不败),2016(7):22-33.
5
杨潇.
他们怎么想?[J]
.南方人物周刊,2012(34):7-7.
6
黄波.
不会再有国学大师[J]
.基础教育,2006,3(2):54-55.
7
陈晓明,梁盼盼.
如鼠的疯癫:失去的乡村、土地与自我——评范小青《我的名字叫王村》[J]
.扬子江(评论),2014(4):5-14.
被引量:3
8
范小青,傅小平.
繁复与辨认[J]
.鸭绿江,2015,0(11):106-110.
被引量:1
9
杨雪梅.
女性文学的崛起及其代表作家[J]
.卫生职业教育,2007,25(23):148-149.
10
王琳琳.
浅析希斯克利夫人性的复苏[J]
.文学教育(中),2014(1):51-51.
电影文学
201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