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芳心一片徒悲壮 空留桃花香——作为感伤文学标本的《桃花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是《桃花扇》的一大艺术特征。作者孔尚任本人也在《桃花扇小引》提到其"惩创人心,为末世一救矣"的创作主旨。但是,读罢本剧,笔者感到作者即使在儒家救世观指导下创作的历史剧,却带着一份有悖于儒家思想的"人生空幻之感",甚至于发展到明清时期,在中国文坛上产生的感伤主义文学潮流。
作者
补依依
郭怡君
机构地区
广西大学文学院
南宁市第四十七中学
出处
《艺海》
2013年第12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桃花扇》
感伤主义
人生空幻感
文学史意义
分类号
I207.3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孔尚任.桃花扇[M]{H}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2
阿英编.晚清钞·小说戏曲研究卷[M]中华书局,1960314.
3
孙书磊.中国古代历史剧研究[M]{H}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9.
4
李刚强.王国维美论文选[M]{H}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
5
刘再复.红楼梦悟[M]三联书店,2009171.
6
李泽厚.美的历程[M]{H}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1
菅永梅.
情缘终归虚幻——论《长生殿》中的佛道思想[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8(5):93-95.
被引量:1
2
彭知辉.
救世之意 空幻之情——《桃花扇》创作意图与主旨[J]
.文史知识,2008(4):51-55.
3
赵维国.
论纳兰性德词的主旋律:人生空幻感[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5(6):32-36.
被引量:3
4
李嘉.
谈张爱玲《色·戒》的隐喻和主题[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3(6):97-100.
被引量:1
5
兰寿春.
《桃花扇·小引》之“末世”新解[J]
.龙岩学院学报,1997,17(2):9-10.
被引量:2
6
孙艳秋.
不蹈故常:《桃花扇》悲剧艺术论[J]
.戏剧文学,2007(8):48-51.
7
王国章.
青楼文化视角的历史反思——《桃花扇》历史反思的另一角度[J]
.东方艺术,2013,0(S2):110-111.
被引量:1
8
江宏.
小山曲中怀古作品浅析[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4):84-86.
9
闫笑非.
醉里未知谁得丧 满江风月不论钱——苏轼谪居黄州时期的心态与《前赤壁赋》的主旨[J]
.台州学院学报,2008,30(1):27-31.
10
涂雪菊.
一代红妆照汗青——《桃花扇》人物塑造倾向辨析[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6(1):36-39.
艺海
2013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