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地方一族到国家公民——“白族模式”在中国民族建构中的意义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白族的历史与文化经历了乡土起源、地方传统形成与发展、国家公民身份建构三个阶段,白族也由地方一族发展成为国家公民,实现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对接,促进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稳定与发展。"白族模式"为中国的民族团结进步、国家繁荣稳定提供了科学依据与历史逻辑。
作者
李东红
机构地区
教育部云南大学滇西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1-46,共6页
Thinking
关键词
白族
乡土根基
地方传统
国家公民
民族建构
分类号
D03 [政治法律—政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0
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131
同被引文献
40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17
1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理市博物馆等.《云南大理市海东银梭岛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9年第8期.
2
张全超.
云南澄江县金莲山墓地出土人骨稳定同位素的初步分析[J]
.考古,2011(1):17-33.
被引量:13
3
《瓦渣地明清火葬墓地发掘报告》,《云南考古报告集》(之二),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6年,第159-192页.
4
尹继善.《义学汇记序》,载王昶编.《湖海文传》,清道光丁酉经训堂刻本.
5
闵锐.
云南剑川县海门口遗址第三次发掘[J]
.考古,2009(8):3-22.
被引量:31
6
[美]罗威廉(William T.Rowe).《中华帝国在西南的教育:陈宏谋在云南(1733-1738)》,载陆韧主编.《现代西方学术视野中的中国西南边疆史》,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87-137页.
7
大理县文化馆.《云南大理收集到一批汉代铜器》,《考古》1965年第4期.
8
李昆声,黄德荣.
再论万家坝型铜鼓[J]
.考古学报,2007(2):207-232.
被引量:14
9
张增棋.《滇西青铜文化初探》,载云南省博物馆编.《云南青铜文化论丛》,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92页.
10
尤中.《从滇国到南诏》,载纳张元主编《大理民族文化研究丛书》第4辑,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20
1
盐源近年出土的战国西汉文物[J]
.四川文物,1999(4):23-32.
被引量:12
2
高天麟,张岱海.
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发掘简报[J]
.考古,1980(1):18-31.
被引量:86
3
李昆声,黄德荣.
谈云南早期铜鼓[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12(4):44-47.
被引量:13
4
田怀清.
云南弥渡县苴力公社出土两具早期铜鼓[J]
.考古,1981(4).
被引量:2
5
阚勇.
云南宾川白羊村遗址[J]
.考古学报,1981(3):349-368.
被引量:66
6
张增祺,王大道.
云南江川李家山古墓群发掘报告[J]
.考古学报,1975(2):97-156.
被引量:152
7
阚勇.
元谋大墩子新石器时代遗址[J]
.考古学报,1977(1):43-72.
被引量:73
8
尹天钰.
云南蒙自县鸣鹫出土一面铜鼓[J]
.文物,1992(5):96-96.
被引量:1
9
蔡莲珍,仇士华.
碳十三测定和古代食谱研究[J]
.考古,1984(10):949-955.
被引量:130
10
高炜,李健民.
1978—1980年山西襄汾陶寺墓地发掘简报[J]
.考古,1983(1):30-42.
被引量:165
共引文献
131
1
俞方洁,李勉.
从图像看滇文化中的古印度文明因素[J]
.形象史学,2019(2):142-155.
2
李富强,马君红,唐春松.
铜鼓文化的传播、传承与海上丝绸之路[J]
.社会科学家,2022(6):142-149.
被引量:7
3
杨江林.
从神权到皇权:石寨山型铜鼓的消亡与古滇社会变迁研究[J]
.文山学院学报,2021(1):21-26.
4
余丹萍,李银德.
陶胎漆器综论[J]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2021(1):355-371.
5
梶山胜,刘西诺(译),魏煜民(译),李昆声(校),黄德荣(校).
从汉代滇国贮贝器的型式变化见其普遍性与独特性[J]
.大理民族文化研究论丛,2019(1).
6
王俊.
西南农业考古概述[J]
.多彩贵州文化学刊,2020(1):110-131.
7
何林珊.
试论云南早期青铜时代的几个特点[J]
.长江文明,2019,0(4):27-33.
8
蒋志龙,杨薇,万杨,蒋杰名.
论石榴坝文化[J]
.边疆考古研究,2023(1):103-122.
9
卢荣俊.
羊角纽钟初步研究[J]
.边疆考古研究,2021(1):239-263.
被引量:1
10
考古学科"十二五"规划调研报告课题组,徐苹芳,严文明,赵辉,陈星灿,许宏,朱岩石,杭侃,袁靖.
考古学科“十二五”规划调研报告[J]
.南方文物,2011(1):1-12.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40
1
陈东.
彝族、纳西族“火葬氐羌说”质疑[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S1):60-62.
被引量:1
2
潘蛟.
解构中国少数民族:去东方学化还是再东方学化[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2):11-17.
被引量:34
3
蒙默.
试论汉代西南民族中的“夷”与“羌”[J]
.历史研究,1985(1):11-32.
被引量:42
4
朱文旭.
彝为土著说——兼论语言与民族史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19(2):17-23.
被引量:2
5
方国瑜.
从秦楚争霸看庄蹻开滇[J]
.思想战线,1975,1(5):64-66.
被引量:5
6
马曜.
云南民族中的同源异流和异源同流[J]
.广西民族研究,1992(3):55-60.
被引量:6
7
韩锦春.
试论我国辛亥革命前在民族理论问题上的一些思想观点[J]
.民族研究,1987(6):8-18.
被引量:5
8
华峰.
百越民族史第三次年会关于百越源流的讨论[J]
.民族研究,1983(1):79-80.
被引量:1
9
李东红.
白族本主崇拜研究述评──兼谈本主研究的方法论问题[J]
.思想战线,1997,23(5):83-87.
被引量:5
10
费孝通.
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26(4):3-21.
被引量:1494
引证文献
3
1
李东红.
社会规范:从国家、民族到家庭和个人——白族传统伦理道德论纲[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4(5):33-39.
2
李东红,马丽娜.
坚守还是改变:中国西南古代民族研究“三大族系说”的多学科讨论[J]
.思想战线,2019,45(1):113-126.
被引量:3
3
王江成,李怡婷.
“中国少数民族构建”议题的讨论及启示——基于少数民族相关研究的考察[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52(2):28-35.
二级引证文献
3
1
王秀楠,陶野.
云南滇池地区石寨山型铜鼓的研究综述[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5(1):163-165.
2
李艳峰,吕雪芮.
整体史观视角下的濮人文献研究[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24,43(1):77-85.
3
李宇舟.
西南夷民族文化圈的历史起源和文化互动[J]
.前沿,2024(3):65-75.
1
杨永纯.
综合国力的民族建构[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4(11):51-54.
被引量:1
2
张力,常士訚.
国家建构与民族建构:多族群国家政治整合两要务[J]
.东南学术,2015(6):58-63.
被引量:5
3
徐德林.
遗产电影,铁娘子的软实力之所在[J]
.世界知识,2013(9):22-23.
4
李安山.
非洲国家民族建构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兼论乌贾马运动对坦桑尼亚民族建构的作用[J]
.西亚非洲,2002(4):7-13.
被引量:9
5
任勇.
公民教育与国家建设——基于民族地区的考察[J]
.浙江社会科学,2012(7):42-49.
被引量:7
6
杰罗姆.布劳恩,乔治.迈克,李潇潇.
导论:民族建构的困境[J]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8,25(3):7-9.
被引量:2
7
范若兰.
性别视野下的民族冲突:一个理论思考[J]
.思想战线,2013,39(1):36-41.
被引量:1
8
王若晶.
地方政府介入罢工的策略选择及原因分析——以G企业罢工事件为例[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3,30(1):91-95.
被引量:4
9
赵柯.
“小国家”整合“大民族”——瑞士国家与民族建构的历史进程[J]
.欧洲研究,2012,30(2):69-81.
被引量:4
10
梁晋云.
中缅边境划界后武装冲突对我国安全的影响[J]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3(1):50-57.
被引量:2
思想战线
201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