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二胡独奏曲《烛影摇红》的演奏与江阴精神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激越的mi(3)音翻高八度,拉开了二胡曲《烛影摇红》的乐章,1932年5月11日,刘天华先生才将此曲定稿,由于刘天华先生英年早逝,此曲竟成了刘天华先生的绝笔之作.也因天华先生突然病逝,没来得及对此曲做出文字或口头解释,所以对此曲的理解众说纷纭。笔者作为一名二胡演奏者,在学习此曲后,从江阴人的角度谈些浅见。
作者
陈冰栩
出处
《剧影月报》
2013年第6期65-65,共1页
Drama and Film Journal
关键词
《烛影摇红》
二胡独奏曲
演奏者
江阴
精神
刘天华
二胡曲
乐章
分类号
J632.21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
1
林阳地.
二胡曲《烛影摇红》的文化价值[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0(7):258-262.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山雪薇.
浅析二胡曲《烛影摇红》[J]
.明日风尚,2016,0(12):267-267.
1
徐静.
烛影摇红的艺术人生——评刘天华的艺术教育思想[J]
.剧影月报,2010(4):66-67.
2
山雪薇.
浅析二胡曲《烛影摇红》[J]
.明日风尚,2016,0(12):267-267.
3
王国潼.
我对刘天华二胡曲的理解——兼评对《烛影摇红》的某些误解[J]
.人民音乐,2012(7):52-54.
被引量:1
4
蔡潇一.
刘天华对二胡艺术的贡献及其作品分析[J]
.新西部(下旬·理论),2012(3):100-100.
5
林阳地.
二胡曲《烛影摇红》的文化价值[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0(7):258-262.
被引量:2
6
范正明.
最后的合作——怀念文忆萱大姐[J]
.艺海,2010(3):32-32.
7
崔凤远,郭涛.
刘天华二胡曲选介之四——拈来曲牌度新音“烛影摇红”道肺腑[J]
.乐器,1990(3):45-46.
8
何平.
谈吕文成对广东音乐发展的历史性贡献[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4):14-15.
被引量:1
9
张子锐,吕殿生.
音乐教育家陈振铎[J]
.人民音乐,1985(9):31-32.
10
李国良.
图写山水此绝唱 宋画翘楚传清音——解读范宽的《溪山行旅图》[J]
.大舞台,2016(3):79-80.
剧影月报
2013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