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盗窃罪的本质——“秘密窃取”还是“平和窃取”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盗窃罪的本质是"秘密窃取"还是"平和窃取"存在争议。"秘密窃取说"主张"秘密性"是行为人主观上自认为处于一种"秘密性"的场合,是区分盗窃罪和抢夺罪的标准。"平和窃取说"认为"秘密性"违反了主客观相一致的刑法原则,否定它作为盗窃罪的构成要件要素地位,即盗窃罪是一种平和取财行为。
作者
徐洋洋
机构地区
华东政法大学
出处
《福建法学》
2013年第4期45-49,共5页
关键词
盗窃罪本质
秘密窃取
平和窃取
分类号
D924.35 [政治法律—刑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8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89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3
1
冯亚东.
刑法典对犯罪论的制约关系基于中、德刑法典的比较分析[J]
.中外法学,2012,24(3):607-625.
被引量:21
2
张明楷.
盗窃与抢夺的界限[J]
.法学家,2006(2):119-131.
被引量:170
3
(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M]. 中华书局, 1983
二级参考文献
28
1
冯亚东.
犯罪构成功能论[J]
.清华法学,2007,1(2):54-64.
被引量:14
2
黎宏.
我国犯罪构成体系不必重构[J]
.法学研究,2006,28(1):32-51.
被引量:203
3
[德]汉斯·海茵里希·耶赛克:“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刑法典序”,中译本《德国刑法典》,徐久生,庄敬华译,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页13.
4
王世洲:“中德划分罪与非罪方法的比较研究”,载范健,邵建东,戴奎生主编.《中德法律继受与法典编纂:第四届费彝民法学论坛文集》,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页236-237.
5
[德]亚图·考夫曼.刘幸义等译.《法律哲学》[M].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0年版.第15、14页.
6
何秉松.《刑法教科书》(下卷)[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670页.
7
[美]本杰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M].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18页.
8
[日]前田雅英.《刑法各论讲义》第3版[M].东京大学出版会,1999年.第292页.
9
日本最高裁判所.1970年12月22日判决.日本《最高裁判所刑事判例集》第24卷第13号,第1882页.
10
日本东京高等裁判所.1976年5月27日判决.日本《东京高等裁判所刑事判决时报》第27卷第5号,第67页.
共引文献
189
1
吴亚可.
从“要素分析”回归“类型考察”:为“秘密窃取说”辩护[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53(4):128-140.
被引量:2
2
付奕.
“被塑造”的强奸罪及无意识性别歧视——以女性主义法学视角展开[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3(5):53-60.
3
黄小飞.
类罪构成要件的关系及构成要件的定型原理——侧重人身犯罪、财产犯罪的讨论[J]
.刑法论丛,2020(1):158-187.
4
刘之雄.
“公开盗窃论”的理论根基匡谬[J]
.法学家,2021(1):97-110.
被引量:14
5
孔忠愿.
缓和抢夺说:抢夺罪的新展开[J]
.刑法论丛,2022(4):361-394.
6
马靓.
非暴力公然获取他人财物行为的认定[J]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12(1):24-27.
7
陈洪兵,王敏.
特殊盗窃行为类型的认定[J]
.金陵法律评论,2012(2):51-60.
被引量:7
8
陈震屏,何俊辉,黄晓华.
论抢夺罪的特征及其与抢劫罪、盗窃罪的区别[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4):46-48.
9
马源.
再论盗窃与抢夺的界分标准[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6):38-40.
10
刘涛,马玲霞.
公司管理人员非利用职务便利窃取公司财物可构成盗窃罪[J]
.中国检察官,2013(16):10-11.
同被引文献
17
1
刘之雄.
“公开盗窃论”的理论根基匡谬[J]
.法学家,2021(1):97-110.
被引量:14
2
董玉庭.
主观超过因素新论[J]
.法学研究,2005,27(3):62-79.
被引量:49
3
张明楷.
盗窃与抢夺的界限[J]
.法学家,2006(2):119-131.
被引量:170
4
张明楷.
犯罪之间的界限与竞合[J]
.中国法学,2008(4):87-103.
被引量:113
5
张明楷.
刑法解释理念[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8,16(6):140-149.
被引量:64
6
张明楷.
论表面的构成要件要素[J]
.中国法学,2009(2):92-103.
被引量:72
7
吴林生.
平和窃取说之批判——兼与张明楷教授商榷[J]
.法学,2010(1):30-48.
被引量:42
8
董玉庭.
盗窃与抢夺的新界分说质疑——兼与张明楷教授商榷[J]
.人民检察,2010(15):20-25.
被引量:31
9
聂长建,李国强.
论案件事实的定性原则——以盗窃与抢夺、抢劫三个概念的界限为例[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5):40-46.
被引量:7
10
张明楷.
《刑法修正案(八)》实施问题研究[J]
.政治与法律,2011(8):2-13.
被引量:145
引证文献
2
1
聂友伦.
盗窃与抢夺的界限分析[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6(1):142-156.
被引量:1
2
邹考.
盗窃罪秘密性要素的去留——以盗窃与抢夺的区分为中心[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1(2):29-33.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江淑娟.
再论盗窃罪的秘密性——基于责任主义的规范诠释[J]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21(3):101-107.
1
康平生,郭娇玉.
“多次盗窃”理解和适用——《刑法修正案(八)》实施后[J]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4(4):90-92.
被引量:1
2
李蕾.
关于我国环境犯罪应否引入严格责任原则的研究[J]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15(6X):219-219.
3
盛锋.
合同诈骗罪的相关法律问题探析[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3):68-70.
4
蔡丽明.
如何准确认定共同犯罪[J]
.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下旬),2011(10):256-257.
被引量:1
5
王凯,罗宾.
刍议刑法上“非法占有为目的”的必要性[J]
.决策与信息(下旬),2012(7):47-47.
6
周青鹏.
新时期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思考[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19(3):15-16.
7
张新江.
误盗枪支弹药究竟应如何定性──与邱利军、廖慧兰同志商榷[J]
.人民检察,1997,0(5):46-47.
8
陈默,吕成.
主客观相一致——工伤认定的标准[J]
.人民司法,2009(11):103-107.
被引量:3
9
李奇.
我国新刑事诉讼法中的“恐怖活动犯罪”的界定[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2,25(11):114-118.
被引量:2
10
张智辉.
论共同犯罪中的罪责区分[J]
.政法学刊(甘肃),1986(3):23-27.
福建法学
2013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