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鲍照与李贺创作心理浅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鲍照与李贺,一个是六朝门阀时期苦不得志的庶士,一个是唐朝科举时期怀才不遇的王孙。二人是两个不同朝代的典型文人,是怀抱利器而不得志的士人群体的杰出代表。在社会与自然的双重压迫、肉体与心灵的双重煎熬下,他们的创作心理有较大可比性,在对命运的抗争、功名的态度、生死的思索以及面对困境的姿态等方面,呈现出诸多相似之处,又同中有异。
作者
姜卓
机构地区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运城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38-41,共4页
Journal of Yuncheng University
关键词
创作心理
命运
死亡恐惧感
困境
分类号
I222.7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3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3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9
1
钱钟书.谈艺录[M]{H}北京:中华书局,198448.
2
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A]{H}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448.
3
李贺;吴企明.李长吉歌诗编年笺注[M]{H}北京:中华书局,2012.
4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M]{H}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5
钱钟书.谈艺录[M]{H}北京:中华书局,1984.
6
钟嵘;陈延杰.诗品注[M]{H}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7
沈约.宋书·卷九十四[M]{H}北京:中华书局,1974.
8
鲍照;钱仲联.鲍参军集注[M]{H}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9
吴承学.
“诗能穷人”与“诗能达人”——中国古代对于诗人的集体认同[J]
.中国社会科学,2010(4):178-192.
被引量:34
二级参考文献
83
1
钱锺书.
诗可以怨[J]
.文学评论,1981(1):16-21.
被引量:73
2
张伯伟.
再论骑驴与骑牛——汉文化圈中文人观念比较一例[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2(1):12-24.
被引量:24
3
钱锺书.《诗可以怨》,收入《七缀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4
曹丕.《典论·论文》,《文选》卷52,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影印本,第720页.
5
范晔.《后汉书》卷60,第7册,第1971页.
6
魏征.《隋书》卷66,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5册,第1544页.
7
《梁书》卷41《王规传》.姚思廉.《梁书》,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82页.
8
《梁书》卷41《褚翔传》.姚思廉.《梁书》,第586页.
9
《史记》卷130,第10册,第3300页.
10
《史记》卷47,第6册,第1943页.
共引文献
33
1
徐燕琳.
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理论基础述要[J]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22(4):35-41.
2
张建伟.
河汾诸老诗歌的多维审视[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5):350-357.
3
吕梅.
古代文论话语生成中的权力因素浅析——以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与“穷而后工”的诗学个案为例[J]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4(1):171-197.
4
王莉.
论“诗工”与“穷达”之关系[J]
.前沿,2013(16):142-143.
被引量:1
5
曹明升.
纳兰词在清代的接受及其经典化要素[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68-79.
被引量:8
6
昝圣骞.
论钱谦益的“穷而后工”说[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1):99-103.
7
高宏洲.
“立言”不朽的当代意义[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151-155.
8
孟羽中.
明末士子的治生与谋道——以吴江叶氏为例[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2):51-56.
被引量:1
9
王坤.
审美福利与文化产业时代的文学建构[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4):66-67.
被引量:2
10
黄效.
“诗穷而工”与先秦儒家文化之间的关系[J]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4):83-86.
被引量:1
1
高莹,宋玲枝.
浅析《白噪音》中人类死亡恐惧感的社会背景[J]
.青年文学家,2015,0(1Z):97-97.
2
高莹.
论《白噪音》中的大众传媒与人类死亡恐惧感[J]
.才智,2015(19).
3
卷首语[J]
.诗刊,1995,0(3):1-1.
4
梦也.
在肉体与心灵之间(二章)[J]
.岁月(原创),2007,0(6):51-52.
5
王义祥.
谈两个近似的女性形象[J]
.绥化学院学报,1996,20(1):49-51.
被引量:1
6
如梦令.
口香糖男人谢眺[J]
.传奇故事(百家讲坛)(红版),2013(10):57-57.
7
侯思晓.
难以破解的宿命主题——多重文化在内心的纠缠[J]
.教育教学论坛,2012(2):253-254.
8
邓妙慈.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士人的婚与宦[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1(4):40-44.
9
张洵.
刘亮程作品时间意象研究[J]
.文学教育,2016(2):18-20.
10
崔显艳.
失语状态下的典型文人——议《红楼梦》人物贾政形象[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4):87-90.
被引量:1
运城学院学报
2013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