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林业教育》
2000年第6期7-10,共4页
Forestry Education in China
同被引文献28
-
1程雨梅.关于我国高等林业教育的发展对策问题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22(7):46-47. 被引量:8
-
2张明.培养高素质的林业人才之我见[J].中国林业教育,2004,22(5):6-8. 被引量:3
-
3黄大庄,阎海霞.面向21世纪林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林业教育,2005,23(1):10-12. 被引量:10
-
4周生贤.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林之路 为推动林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J].绿色中国(理论版),2004(12M):4-8. 被引量:4
-
5程军.我国林科类高等教育发展重心的思考[J].理工高教研究,2005,24(2):35-36. 被引量:4
-
6宋明,杜林盛.现代化与林业现代化[J].林业经济问题,2005,25(5):298-301. 被引量:5
-
7贾黎明,崔一梅,钟艳,韦艳葵.新时期我国林科研究生培养特点及质量控制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05,23(6):66-68. 被引量:4
-
8束庆龙,黄庆丰,丁金锁,刘桂华,徐小牛.现代林业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其相应对策[J].中国林业教育,2006,24(3):11-13. 被引量:10
-
9黄成林,高江勇,彭斌,邹沐.美国高等林业教育发展研究及启示[J].中国林业教育,2006,24(3):67-72. 被引量:8
-
10王晓慧,黄清麟.我国林业高科技产业发展现状研究[J].世界林业研究,2006,19(4):45-51.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25
-
1严善春,曹传旺,迟德富.论21世纪林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中国林业教育,2009,27(3):5-8. 被引量:10
-
2于游洋,董文渊,付建生.林业成人高等教育发展对策探析[J].林业调查规划,2009,34(3):117-119. 被引量:1
-
3胡先祥,张维,周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加快湖北高等林业教育发展[J].湖北林业科技,2009,38(3):62-65.
-
4王兰珍,杨洪国,邢美军.林科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初探——以中国林科院博士生培养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0,28(1):52-56. 被引量:6
-
5冯辉荣,周新年,张正雄,聂丽华,郑丽凤,沈嵘枫.试论教学大纲、授课教案和讲稿的改革与实践[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3(3):102-105. 被引量:11
-
6周新年,邱荣祖,张正雄,郭建钢,郑丽凤,吴能森,沈嵘枫,巫志龙,周成军.森林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综合改革与实践[J].森林工程,2013,29(6):171-175. 被引量:12
-
7王锦,Dingying Tang,Guangyu Wang.中美林业发展与林业高等教育联动关系比较与启示[J].世界林业研究,2014,27(1):82-88. 被引量:6
-
8张海水.林业教育视角下的林业人力资源开发对策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14,39(1):101-104. 被引量:6
-
9杨杰峰,雷正玉,杜丹,冷艳芝,杨伟雄,张敏.新时期高职院校林学专业招生问题及对策探讨——以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17):5730-5732. 被引量:3
-
10仲小欢,刘中亮,彭斌.南京林业大学林学及涉林类专业就业去向调研[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0):10831-10832. 被引量:6
-
1宋长义.管理体制改革后的高等林业教育[J].中国林业教育,2000,18(2):3-4.
-
2万贤棠.瑞典高等林业教育简介[J].中国林业教育,1994,12(6):43-44.
-
3李梅,罗承德.南美洲高等林业教育及其发展[J].四川林业科技,2000,21(1):54-58.
-
4冯谦.市场机制与高等林业教育[J].中国林业教育,2000,18(5):8-10.
-
5黄家荣,徐文彬.贵州高等林业教育规模和结构发展对策[J].贵州农学院丛刊,1996(4):42-46.
-
6陈珂,谢志军.浅析入世与我国高等林业教育发展[J].中国林业,2003(05A):28-29. 被引量:4
-
7李吉跃.中国高等林业教育与林业科学技术的发展[J].中国林业教育,1999,17(5):15-22. 被引量:1
-
8胡先祥,张维,周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加快湖北高等林业教育发展[J].湖北林业科技,2009,38(3):62-65.
-
9李梅,罗承德.南美洲高等林业教育及其发展[J].世界林业研究,2000,13(2):56-62.
-
10李梅,罗承德.中国与南美洲高等林业教育比较分析[J].四川林业科技,1998,19(4):59-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