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风中医证型动物模型的研究概述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风具有致残率高、预后差、易复发的特点,在全球已成为第一致残和第二致死原因的疾病。给社会和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长期以来中风的西医治疗措施虽多,但尚缺乏理想的、安全的药物。随着现代实验技术的应用,通过动物实验来探索中医药的作用机理已成为一个重要方法,亦是热点。
作者
范金花
胡国恒
乐金海
机构地区
湖南中医药大学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出处
《中国中医急症》
2014年第1期90-91,97,共3页
Journal of Emergenc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273751)
关键词
中风
中医证候
动物模型
综述
分类号
R255.2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07
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268
同被引文献
5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1
参考文献
19
1
李卫民,池建淮.
缺血性中风痰瘀互结证动物模型的初步探讨[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13(1):15-18.
被引量:7
2
熊新贵,梁清华,陈疆,谢映,范荣,刘爱平,鄢东红.
高血压性脑出血肝阳化风证大鼠模型的建立[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7(6):11-14.
被引量:9
3
刘会贤,刘敬霞,刘洋,李娟,李晶晶.
中风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制备的现状与思考[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8):2126-2131.
被引量:3
4
熊露,田少霞,范吉平,张学文.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研究探讨[J]
.中医杂志,2004,45(1):5-7.
被引量:30
5
何华,王桂香,冯勋刚,杨燕,孔令胜,张爱梅,陈述花,李钰铭.
试用自然衰老大鼠建立中风后遗症肾虚痰瘀病证模型[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12):1072-1075.
被引量:5
6
张允岭,张锦,扈新刚,李秀,郑宏,金香兰.
制作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9(4):343-346.
被引量:29
7
何华,王桂香,钟士江,李继锋,顾克金,李钰铭,陈述花,张爱梅,孔令胜.
中风后遗症肾虚痰瘀大鼠模型的建立[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12):1124-1126.
被引量:9
8
徐丹,李荣亨,李学荣.
复元胶囊对气虚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栓前状态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1):4167-4169.
被引量:4
9
秦骥,张运克.
不同年龄组缺血性中风患者证候分布规律分析[J]
.河南中医,2007,27(12):37-38.
被引量:14
10
谢映,梁清华,熊新贵,蒋勇前,王娟,鄢东红,陈疆,刘爱萍,范荣.
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在肝阳化风证中的表达[J]
.实用预防医学,2007,14(2):270-272.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207
1
陈奕权.
大剂量醋酸可的松对大白鼠甲状腺的影响的组织学及组织化学观察[J]
.解剖学报,1964(1):64-75.
被引量:3
2
周恩平,李运伦,杨勇,王苓,姚晓渝.
人参固本口服液的药理实验研究[J]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1997,18(4):45-48.
被引量:7
3
赖世隆,王奇,谭芬来,温泽淮,陈云波,梁伟雄,秦莉莉,谢红,程淑意.
“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1,2(2):32-36.
被引量:11
4
孙理军,张登本,李怀东,张琪,于远望,陈震霖.
大鼠肾虚模型的唾液免疫学研究[J]
.中医药学刊,2004,22(9):1631-1632.
被引量:15
5
杨翠平,薛春苗.
温热药造小鼠阴虚模型的建立及其对小鼠抗氧化作用的影响[J]
.四川中医,2004,22(10):14-15.
被引量:12
6
宋剑南.
从生物化学角度看痰及痰瘀相关[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3):40-43.
被引量:159
7
林心君,梁晖.
缺血性中风痰瘀相关机制的理论探析[J]
.中医药学刊,2004,22(11):2099-2100.
被引量:14
8
陈佳俊,石岩殊,韩雪梅.
线栓法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PMCAO)的实验研究[J]
.吉林医学,2004,25(10):16-17.
被引量:44
9
李保东,巩尊科.
中风证型与血栓素、前列环素关系的探讨[J]
.中国医药学报,2004,19(12):751-751.
被引量:4
10
曾昭华,Robert M.K.W.Lee,罗碧辉,GaoYu-jin,何兆初,苏诚坚.
一种新的高盐致高血压动物模型及其血管重构改变[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5,10(1):24-28.
被引量:37
共引文献
268
1
王丽平,罗文佳,欧莉,高峰,余金花,李敏,白杨,卫培峰.
"有故无殒"理论指导下基于肝细胞Bax/Bcl-2凋亡通路的何首乌"毒-证"机制研究[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9,0(6):82-87.
被引量:11
2
张媛鑫,王雪,郭琳,南硕,苗明三.
斑秃动物模型与临床病证特点的吻合度分析[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3,25(11):3744-3750.
3
姜晓西,王凤,张会永,李楠,郭星池,于嘉莹,李威莹,吴威,杨关林.
气虚血瘀证动物模型研究现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23(11):68-74.
被引量:4
4
杨思进,白雪,吴英.
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TGF-β1表达的影响研究[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8):114-114.
5
张涓,刘邦民,黄国钧.
脑栓通注射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NO、iNOS的影响[J]
.陕西中医,2008,29(8):1090-1092.
被引量:2
6
吴晓毅,陈华德.
线栓法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研究[J]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2006,3(1):40-43.
被引量:5
7
陈小睿,田会萍,李佳川,孟宪丽.
通脉醒脑滴丸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J]
.中药与临床,2011,2(3):46-49.
8
周永红,刘伟,王新陆.
中药促进中枢神经再生的研究思路和方法[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8(6):410-412.
被引量:2
9
陈香红,张艳.
原花青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代谢障碍的影响[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22):15-17.
被引量:7
10
何华.
肾虚痰瘀是中风后遗症的基本病机[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2):104-107.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50
1
杨滨.
活血化瘀浅谈[J]
.中医杂志,2009,50(S1):86-87.
被引量:6
2
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6.
被引量:5961
3
孟旭.
从玄府理论探讨急性中风的发病机制[J]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9):992-993.
被引量:10
4
李维革,韩宁.
从络病理论探讨中风病微观病机[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8(6):18-20.
被引量:17
5
周德生.
九宫八风理论对中风病的临床启示[J]
.中医文献杂志,2007,25(1):33-35.
被引量:5
6
王维治.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08.
7
胡良平,刘惠刚.
统计学思想与三型理论在生物医学科研中的应用[J]
.中西医结合学报,2007,5(2):216-219.
被引量:12
8
吴雅文.
急性脑梗死证型与炎性细胞因子IL-1β关系的研究[J]
.甘肃中医,2008,21(12):10-11.
被引量:6
9
胡青懿,张雯.
《内经》升降理论与中风[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4(1):12-14.
被引量:2
10
陈少宗.
中医诊断客观化研究的误区[J]
.医学与哲学,1998,19(7):360-361.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2
1
陈永芊.
中风中经络辨证类型与CT、MRI影像诊断的关系[J]
.中医药导报,2014,20(9):66-68.
被引量:8
2
王洪海,吴兵兵,周德生,胡华,陈瑶,刘利娟,李中.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研究的误区与出路[J]
.世界中医药,2016,11(4):570-574.
被引量:13
二级引证文献
21
1
潘勇.
自拟益气通络汤治疗缺血性脑梗死临床研究[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31):179-181.
被引量:2
2
李宝然.
缺血性中风中经络辨证分型与颅脑影像学征象的相关性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9):1010-1012.
被引量:21
3
许航,丁一,刘文星,刘天龙,文爱东.
黄芪甲苷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配伍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协同作用及机制研究[J]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7,16(5):427-431.
被引量:13
4
刘柳,蒋超,王颖颖,王雅利,李芳芳,王书阳.
血塞通胶囊对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软斑块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18):4524-4526.
被引量:16
5
吴扬州.
中风中经络5种分型CT与MRI的影像学特点研究[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7):61-62.
被引量:5
6
王江宏.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观察[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8,18(2):95-96.
被引量:3
7
韦宝平,古联.
MYD 88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中风风痰瘀阻证患者MRI表现的相关性研究[J]
.微创医学,2018,13(2):140-143.
被引量:2
8
苏利梅,潘杰,曾科学.
合募配穴法针灸治疗中风后便秘的疗效分析[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8(12):53-54.
被引量:11
9
杨志刚,程伟,潘春联.
神经介入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J]
.医学综述,2018,24(18):3733-3736.
被引量:31
10
左芝治,袁富玲,吉祥.
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J]
.山东医药,2018,58(33):79-81.
被引量:16
1
胡世碧,冉艾鹭,肖礼娥.
现代实验技术在中药胚胎毒性中的应用[J]
.现代养生,2014,0(2):209-209.
2
万姜维,刘锋.
中医药治疗糖皮质激素副作用研究进展[J]
.河南中医,2016,36(5):914-917.
被引量:30
3
张厂,李军祥,金周汉.
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药治疗近况[J]
.亚太传统医药,2009,5(1):100-102.
4
王玉露,贾铷,林于雄.
解郁散抗抑郁作用的有效部位筛选[J]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10,20(5):47-48.
被引量:2
5
胡建平,刘春芳,林娜.
现代实验技术在中药遗传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6,12(8):66-70.
被引量:6
6
徐划萍,金国琴.
补肾益气类方药延缓骨骼肌线粒体功能退化的研究概况[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6,22(1):224-228.
被引量:5
7
陈雪功,张红梅,周雪梅.
对“微观辨证”和“微观辨证论治体系”的思考[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0,29(2):1-3.
被引量:18
8
杨徐杭,汶医宁.
浅析中医微观辨证[J]
.河南中医,2017,37(2):208-209.
被引量:4
9
吴以岭.
络病理论体系构建及其学科价值[J]
.前沿科学,2007,1(2):40-46.
被引量:102
中国中医急症
201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