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冯梦龙的“情教”观
被引量:
9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晚明杰出的文学家冯梦龙,不但以编集和写作小说、传奇、山歌等通俗文学著称于世,而且以其独特的小说理论,为丰富和发展我国的古代文学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冯梦龙的“情教”观,是他的小说理论的核心和支柱,也是他编写通俗文学作品的思想基础。剖析冯梦龙的“情教”观,既有助于深入理解他所编撰的通俗文学作品的特征,也能进一步体会我国古代文论发展至冯梦龙时代所体现的某些新因素和新特色。
作者
方胜
出处
《文学遗产》
1985年第4期113-121,共9页
关键词
冯梦龙
通俗文学
小说理论
古代文学理论
文学作品
古代文论
文学家
传奇
分类号
I207.41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9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39
1
赵维国.
论心学思潮与冯梦龙的情教思想[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1(1):53-59.
被引量:1
2
章培恒.
李梦阳与晚明文学新思潮[J]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14(3):6-15.
被引量:29
3
薛宗正,龚允怡.
反封建启蒙思想家冯梦龙[J]
.学术研究,1985(5):101-107.
被引量:3
4
张中.
论杜十娘[J]
.明清小说研究,1994(3):96-116.
被引量:15
5
陈伯海.
自传统至现代(上)——近四百年中国文学思潮变迁论[J]
.社会科学战线,1996(4):158-168.
被引量:4
6
游友基.
冯梦龙论“情”[J]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89(5):56-60.
被引量:1
7
吴艳玲.
可怜一片无暇玉——关于杜十娘悲剧根源的再检讨[J]
.中国文学研究,2004(3):51-54.
被引量:19
8
王海洲.
视点及其文化意义:当代中国城市电影研究[J]
.电影艺术,2005(2):31-37.
被引量:16
9
吕特.
论“三言”“二拍”的情爱观[J]
.江淮论坛,2005(3):145-149.
被引量:6
10
武淑莲.
文学治疗作用的理论探讨[J]
.宁夏社会科学,2007(1):148-152.
被引量:17
引证文献
9
1
霍省瑞.
冯梦龙矛盾思想及其表征探析[J]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72-76.
2
储著炎.
从小说与戏曲的比较视角看冯梦龙的“情教”思想[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4(3):151-154.
被引量:2
3
邓煦婷.
从“情教”论看杜十娘跳江[J]
.神州,2019,0(27):2-2.
4
周星宇.
“三言二拍”的文学治疗性研究[J]
.西部学刊,2021(8):155-157.
5
赵卓.
明清易代与湖州刻书迁变--以明遗民闵声为中心[J]
.历史教学问题,2022(3):38-43.
6
王海洲,丁明.
《长沙夜生活》:恋地情结、拼图结构与情教驱动[J]
.当代电影,2023(6):36-39.
被引量:2
7
吴晗.
论冯梦龙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以《情史》和“三言”为中心[J]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24(1):101-110.
8
李金贵.
宋懋澄与冯梦龙创作风格的不同探析——以《负情侬传》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为例[J]
.科技经济导刊,2017(4).
9
傅承洲.
“情教”新解[J]
.明清小说研究,2003(1):40-43.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李月杰.
理为情之范,情为理之维——试论冯梦龙的情理观[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2):65-66.
被引量:2
2
霍省瑞.
冯梦龙矛盾思想及其表征探析[J]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72-76.
3
储著炎.
从小说与戏曲的比较视角看冯梦龙的“情教”思想[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4(3):151-154.
被引量:2
4
杨虎.
论冯梦龙的情感本体论[J]
.阴山学刊,2015,28(2):89-92.
被引量:1
5
赵秀丽,王学东.
冯梦龙《情史》编纂特点[J]
.出版科学,2015,23(6):114-118.
6
沈思涵.
民间世界与民间伦理——以传统经典黄梅戏剧作为例[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8,38(2):79-83.
7
张园园.
冯梦龙情教论与“三言”婚恋题材研究[J]
.安阳工学院学报,2018,17(5):64-67.
8
邓煦婷.
从“情教”论看杜十娘跳江[J]
.神州,2019,0(27):2-2.
9
伊崇喆,杨绪容.
冯梦龙改评明传奇的理论创新与独特的教化观念[J]
.艺术探索,2023,37(5):121-128.
10
黄向东,杨乔伊.
《长安三万里》:主体身份与数字长安空间的缝隙与弥合[J]
.电影评介,2023(20):83-87.
1
刘军华.
冯梦龙“情教观”与“三言”中的女性形象[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7(1):49-53.
被引量:1
2
黄维芸.
从“三言”中女性形象解读冯梦龙的情教观[J]
.神州,2013(14):6-6.
3
何翔宇,呼格吉乐吐.
“三言”与冯梦龙的情教观[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7,13(1):19-20.
4
丁佐湘,蔡欢江.
“三言”与冯梦龙的“情教”观[J]
.江西社会科学,2015,35(12):78-81.
被引量:3
5
才志华,肖凤香.
情教观内涵之我见[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8,16(5):56-57.
6
金艳.
“三言”中的爱情婚姻关系[J]
.内蒙古电大学刊,2014(2):45-46.
7
姚仙.
冯梦龙的戏曲翻创研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30(4):119-120.
8
程战芝.
从杜十娘看“三言”“二拍”中女性新的婚恋观及其成因[J]
.电影文学,2007(20):92-93.
被引量:1
9
孙颖,王江华,王荣加.
破镜难圆终又圆——从《金玉奴棒打薄情郎》看冯梦龙的矛盾思想[J]
.成功,2008(11):267-268.
10
李小娟.
论冯梦龙“情教观”对儒家伦理的认同与回归[J]
.科技信息,2008(4):248-249.
文学遗产
198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