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古史诗鍼》应是戴名世所作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古史诗铖》,系经历几代的传钞本,著者褐夫,只知为戴名世,而未尝疑为他人。一九八。年江苏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第二次学术报告会召开,遂将此钞本加以评介,向大会报告,以此,正式公诸社会。
作者
许永璋
出处
《文学遗产》
1985年第4期156-157,共2页
关键词
戴名世
史诗
哲学社会科学
学术报告会
高等学校
江苏省
钞本
分类号
I106.2 [文学—世界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
1
石钟扬,徐文博.
一位文化志士的历史足迹——纪念戴名世赴难二百七十周年[J]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30(2):89-96.
被引量:1
2
王树民.
《南山集》案的透视[J]
.江淮论坛,1986(3):87-89.
被引量:4
3
范金民,孔潮丽.
噶礼张伯行互参案述论[J]
.历史档案,1996(4):84-92.
被引量:5
4
朱端强.
戴名世新论[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23(5):53-59.
被引量:3
5
成积春.
从噶礼——张伯行互参案看康熙的“满汉一体”论[J]
.历史教学(下半月),2007(11):21-24.
被引量:4
6
卢佑诚.
戴名世死因新说[J]
.武陵学刊,1997,32(1):54-56.
被引量:4
7
张玉.
从新发现的档案谈戴名世《南山集》案[J]
.历史档案,2001,14(2):91-96.
被引量:13
8
霍省瑞.
戴名世研究回顾与展望[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4):82-87.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常津珲,成积春.
《南山集》案新论[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5(2):57-60.
1
顾骧.
此情可待成追忆——我与晚年周扬师(续)[J]
.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1(4):30-46.
2
顾骧.
我与晚年周扬师续——20世纪80年代一桩文坛公案的前前后后[J]
.南方文坛,2001(6):64-67.
3
作家虹影在中国新诗研究所讲学[J]
.中外诗歌研究,2005(4):27-27.
4
叶嘉莹.
谈中国诗词文本中的多义与潜能──在南开大学校庆75周年学术报告会上的演讲[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11-16.
被引量:1
5
许世旭教授在中国新诗研究所讲学(2004年9月)[J]
.中外诗歌研究,2010(3):18-18.
6
欣台.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纪念“五四”七十周年学术报告会述略[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9(4):304-306.
7
孟繁华.
世纪之交的文学景观——评《中国文学跨世纪发展研究》[J]
.文艺争鸣,2008(7):159-160.
8
戈哈.
纪念薇拉·凯瑟[J]
.中国翻译,1987(4):46-46.
9
张柔桑.
它们也代表了文学的未来[J]
.外国文学研究,1981,3(1):121-122.
被引量:2
10
白天光.
俄罗斯礼帽[J]
.山花,2002(1):52-55.
文学遗产
198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