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蒲松龄的情爱心理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董国炎在《论蒲松龄的情爱心理》一文中(《文学评论》1988年第3期),对蒲氏的情爱心理及其产生原因和特质进行了深入的刹析。论者认为:蒲氏的情爱心理包括个人意向和社会文化心理意向两个层面。其个人意向特征是站在男子中心立场,重容貌年龄,轻精神情感,
作者
大夏
出处
《文学遗产》
1988年第5期141-141,共1页
关键词
情爱心理
蒲松龄
《文学评论》
心理意向
社会文化
精神情感
个人
分类号
I054 [文学—文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李志辉.
由元稹艳情诗看其情爱心理[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23(3):20-22.
2
穆薇.
男权世界的倾覆与重建——《画皮》新解[J]
.蒲松龄研究,1999(4):99-104.
被引量:5
3
刘艳玲.
蒲松龄对男女不同情爱心理的文学阐释——以《画皮》为例[J]
.红河学院学报,2009,7(6):57-60.
被引量:1
4
晏选军.
从"一见钟情"说开去──读《聊斋志异》的一点体会[J]
.蒲松龄研究,1999(4):44-53.
被引量:1
5
刘艳玲.
《画皮》:传统两性价值理念观照下的女性悲剧[J]
.淄博师专学报,2009(1):76-80.
被引量:4
6
杨英新.
看一颗心灵如何在土中燃烧——田林作品的心理意向解读[J]
.电影评介,2012(9):105-106.
7
韩春旭.
论作家[J]
.青年文学,1994,0(4):71-75.
被引量:1
8
许德彬.
为自己的生活寻美——读吴兆源《荷园梅舍》[J]
.辽河,2006(8):78-80.
9
邵俊奇.
道是无情却有情——苏曼殊的情爱心理探微[J]
.青年文学家,2012,0(27):42-42.
10
白晓霞.
民俗世界中爱的精灵——对《边城》中翠翠情爱心理的认识[J]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1):27-30.
被引量:2
文学遗产
1988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