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无所指归的文化悲凉——论《金瓶梅》的思想矛盾及主题的终极指向
被引量:
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金瓶梅》是一部内容异常丰富,但又充满尖锐思想矛盾的奇书,不特作者的伦理观、道德观常与作品所见的人事相抵牾,即便是贯穿全书始终的哲学思想,亦颇多悖谬,混乱与矛盾之处随见。《金瓶梅》自身潜藏的深刻思想意义及作者本人深沉痛苦的思索,都被这种表面上的矛盾所遮掩,令人难窥这部旷世巨著的本真面目。
作者
王彪
机构地区
浙江省新闻出版局
出处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06-116,共11页
关键词
《金瓶梅》
思想矛盾
终极指向
悲凉
文化
指归
哲学思想
思想意义
分类号
I207.419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2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42
1
王立,孙琳.
罗贯中与《三国演义》《水浒传》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5):76-80.
被引量:3
2
王永智.
论宗教伦理的世俗性与超越性[J]
.世界宗教文化,2011(1):38-42.
被引量:2
3
胡强.
中国古代小说“情欲与死亡”母题阐释——以《金瓶梅》为中心[J]
.作家,2011(18):131-133.
被引量:1
4
宋克夫.
人欲的正视和人生的困惑——《金瓶梅》的价值取向论析[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19(5):9-15.
被引量:1
5
姜云.
论《金瓶梅词话》讽刺艺术的特色[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12(4):44-49.
被引量:1
6
魏东朝.
《醒世姻缘传》的描写与讽刺艺术的继承和发展[J]
.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社会科学汉文版),1988,15(2):65-69.
被引量:2
7
张进德.
金钱的肆虐与宗法传统的贬值——《金瓶梅》对宗法社会的悖逆[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30(2):19-23.
被引量:1
8
姜云.
论《醒世姻缘传》的喜剧色调和喜剧手法[J]
.明清小说研究,1991(4):114-127.
被引量:1
9
杨俊.
猪八戒形象新论[J]
.云南社会科学,1985(2):88-94.
被引量:5
10
陈维昭.
酒色财气与安身立命——《金瓶梅词话》的文化情结[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7(3):15-21.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6
1
梅东伟.
论《金瓶梅》的佛道书写与价值迷失[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109-114.
2
刘保忠,张晓峰.
由元明四大奇书看衰世文人济世情结发展的心路历程[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2(6):77-80.
3
陈国学.
论《醒世姻缘传》的讽刺艺术及其在讽刺小说史上的地位[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8(4):125-129.
被引量:2
4
付旭阳.
《金瓶梅》欲望相关主题研究述略[J]
.文教资料,2012(32):56-59.
5
李立姝.
《金瓶梅》中情与欲的交锋——浅析李瓶儿之死[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5(11):149-150.
6
李沙.
从“万历本”到“崇祯本”:《金瓶梅》佛眼叙事初探[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7,0(4):34-36.
二级引证文献
2
1
陈国学.
《醒世姻缘传》对士林与官场人物的刻画及文学史价值[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5(6):30-34.
2
王小刚.
嬗变与应世:谴责小说写实讽刺发展探因[J]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论丛,2013,0(2):70-76.
1
唐祖敏.
屈原人格境界终极指向考察[J]
.云梦学刊,2008,29(5):52-55.
被引量:2
2
曾婷.
命运的救赎、拷问与灵魂之旅——探究史铁生作品中的深层教育意义[J]
.语文建设,2014(06X):27-28.
3
李婷.
给个体生命命名的权利──关于罗门的《麦坚利堡》[J]
.华文文学,1999(3):36-39.
4
白雪,王向荣.
论文学的超语言性[J]
.文艺评论,2015(3):14-16.
被引量:1
5
王雨海.
比较鲁迅和契诃夫小说中的“忧郁情结”[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1(2):90-93.
6
张富利.
“轮回”的历史与民族国家的寓言——《生死疲劳》的叙事解读[J]
.阴山学刊,2016,29(6):46-52.
7
张富利.
“轮回”的历史与民族国家的寓言--《生死疲劳》的叙事解读[J]
.西部学刊,2017(2):13-18.
被引量:1
8
王雨海.
追求完善的必由之路——比较鲁迅与托尔斯泰的忏悔意识[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2):86-89.
9
束景南,郝永.
论《韵语阳秋》文艺美学“意”本体论[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2):71-74.
10
孙兰花,崔薇.
理性之灵光感性之窥斑——试论悲剧意识的生成和消解[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2):225-227.
被引量:1
文学遗产
1993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