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汤显祖的自由生命意识
被引量:
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汤显祖是一位在晚明的思想异动中有着多方建树的人物,正不只是一位剧作家而已。在人生理想上,他有自己的超常抱负,并终身为之奋斗。在政治界域里,他有自己的卓绝见解,并付诸尝试。在思想领地里,他有自己的独特观念,并以之作为自己生命的最终目标而终生追求。在当时诗坛上,他也有着自己独辟蹊径的闪光。因而,汤显祖的一生,显现了一条独异的人生道路。
作者
刘彦君
机构地区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
出处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86-93,共8页
关键词
自由生命意识
汤显祖
人生理想
人生道路
剧作家
诗坛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9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49
1
钱荷娣.
两个叛逆的灵魂——崔莺莺与杜丽娘人物形象比较[J]
.远程教育杂志,1999,19(3):30-34.
被引量:1
2
叶树发.
《牡丹亭》主题与明中叶美学嬗变[J]
.江西社会科学,1998,18(8):46-50.
被引量:6
3
韩鑫.
《牡丹亭》的悲剧意识──兼论汤显祖的戏曲美学思想[J]
.艺术百家,1998,14(3):33-37.
被引量:1
4
梅溪.
牡丹亭中的几个人物形象[J]
.文史哲,1957(7):56-61.
被引量:5
5
方步瀛.
《牡丹亭》杜丽娘的形象[J]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3,11(0):160-169.
被引量:1
6
倪复贤.
汤显祖和他的《牡丹亭》[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3(2):31-37.
被引量:4
7
王一纲.
汤显祖怎样给杜丽娘以艺术生命——《惊梦》《寻梦》的人物塑造,兼及冯梦龙的删改本《风流梦》[J]
.齐鲁学刊,1979(4):49-53.
被引量:2
8
姚莽.
《牡丹亭》与《红楼梦》——一次跨越体裁和时间界限的比较研究所取得的认识[J]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1997(1):70-82.
被引量:2
9
程学颐.
湯显祖《牡丹亭》思想倾向试探——兼谈《牡丹亭》评论中的问题[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64,4(1):21-34.
被引量:1
10
陆志平.
杜丽娘形象简析[J]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1998,17(4):44-46.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7
1
王丹.
从“临川四梦”看汤显祖生命理想的抗争与幻灭[J]
.太原大学学报,2009,10(2):74-76.
2
董晔.
儒学文化体系下的戏剧尝试——论汤显祖《邯郸记》中的“情”[J]
.戏剧文学,2010(10):32-36.
被引量:1
3
张丽红.
性爱欲望的诗意化象征——《牡丹亭》“至情”主题的重新探讨[J]
.戏剧文学,2011(6):65-70.
被引量:4
4
徐瀚婧.
情之至者,刚柔并生——牡丹亭杜丽娘情感的革命性赏析[J]
.剧影月报,2021(4):37-38.
5
吴菡.
20世纪40年代以来杜丽娘形象研究述略[J]
.社会科学动态,2023(8):77-82.
6
李鸿渊.
论汤显祖“贵生说”的思想渊源及文学史意义[J]
.戏曲研究,2006(2):131-143.
被引量:1
7
张莹.
《牡丹亭》在主情中体现的理性审美特征[J]
.戏剧之家,2014(12):57-5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7
1
朱松苗.
“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何以可能?——论《牡丹亭》之“情”[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3(2):57-61.
2
黄建荣,苏立,刘昌衍.
“贵生说”与“大人之学”:汤显祖教育思想的再认识及其现代启示[J]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5(3):279-284.
3
王珏.
京剧水路班版《洞宾戏牡丹》对昆剧《邯郸记》的传承研究[J]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33(5):31-34.
4
吴宇.
《牡丹亭》意象的精神分析式解读[J]
.戏剧之家,2020,0(9):11-14.
被引量:2
5
张一丹.
从喜剧的《牡丹亭》到悲剧的《红楼梦》[J]
.戏剧之家,2020(28):23-25.
6
刘艳红,吴梦霜.
杜丽娘、柳梦梅姓名寓意考[J]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0(4):307-311.
被引量:1
7
徐荷琳.
论李渔的“卿卿之情”——以《怜香伴》为例[J]
.戏剧之家,2023(1):48-50.
1
董晔.
论鲁智深的自由生命意识[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4(4):186-187.
2
朱小峰.
试论鲁智深的文学形象及其审美价值[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2):228-229.
被引量:6
3
李艳.
道教生命哲学与汤显祖戏剧创作[J]
.求索,2003(4):212-214.
4
张海鸥.
苏过斜川之志的文化阐释[J]
.广东社会科学,2000(2):139-144.
被引量:5
5
苏保华,雷恩海.
古代艺术散文的界域及其审美特征[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6(1):53-56.
被引量:2
6
罗晓帆.
戏剧性断想[J]
.剧作家,2001(2):70-71.
7
张东焱.
烛照尘埃遮蔽的界域──《尘埃落定》读后[J]
.小说评论,1998(6):47-48.
被引量:2
8
张月,柴焰.
文学艺术的种系发生[J]
.中州大学学报,1999,16(4):26-28.
9
黄梦琪.
古镇·安昌[J]
.散文诗,2009,0(Z1):146-147.
10
张国龙.
成长小说界域辨析[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6(2):261-263.
被引量:1
文学遗产
199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